1、某 高速公路 设 计 说 明 广播电视大学 土木工程大学 -1- 总 说 明 书 一、概述 通过在校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于原来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于公路工程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能够发现原有认识的不足和缺陷。再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更加深了每一个知识点的领会和印象,对专业知识有了主次区分,有了系统概念。在以后工作中,将能更好的把所学之长灵活运用于工程实际,能够更好的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工程实际中去学习,适应工程和专业需求。 1、设计任务 本次毕业设计,根据所知的地形图,按照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自 行选择一条长约 3k
2、m 的公路进行施工图设计。需要完成施工图设计十三篇内容中主要的七篇,同时,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相应的设计计算工作并提交任务书所列的设计图表。 2、编制依据 ( 1) 交通部颁发的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及现行规范、规程; ( 2)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1996) ; ( 3)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及教科书、各参考资料。 3、技术 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的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的相关规定,本次毕业设计项目采用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设计 速度 120km/h 标准设计,其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 目 单 位
3、 技术指标 公 路 等 级 高速公路 设 计 速 度 公里 /小时 120 路 基 宽 度 米 28 行车道宽度 米 7.5 2 路 面 类 型 沥青混凝土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米 1000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米 650 最 大 纵 坡 % 3 最 小 坡 长 米 300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 I 级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1/100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 C 服 务 水 平 三级 抗 震 设 防 7 度 4、测设经过 本次毕业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在图上收集设计所需资料完成施工图设计。首先,将所发 1: 2000 地形图进行拼接,熟悉整个带状地形图所反映出的地
4、形、地物和地貌特征,选定路线起讫点和中间控制点,大致确定路线走向。根据路线所经区域地形、地物特征和本项目公路特性,结合设计任务书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综合确定本项目公路各项技术指标,包括所采用的平纵面指标、路基宽度、路基设施布设、路面类型及结构、排水防护设施等。之后,根据已确定的路线起讫点和 中间控制点,详细分析可能布设的路线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方案比较,尤其重点考虑路线所需布设的大中桥、立体交叉等位置,最终选定路线方案。同时,进行纸上定线,取定路线位置,并根据路线所经区域的地形、地物特征初步确定曲线半径等。 然后,在选定的公路中线上,读出交点坐标(采用假定坐标系统),计算交点间距及偏角。根据
5、拟定的曲线半径设置缓和曲线,进行曲线要素计算,确定曲线段路线位置,对于不合适路段,再次进行调整,直到与地形、地物衔接合理,线形指标合适。根据以上曲线要素计算,推算公路里程。 之后,根据以上路线计算,按照 20m 桩距在地形图上点绘出路线各个中桩位置,在图上采集地面高程(采用地形图上高程系统)和横断面地面线数据。 根据路线所经区域地形、地貌特征,结合横断面布设,综合考虑路线所经的主要控制点及构造物(如桥涵、交叉等),进行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同时完成路基设计表的编制。 最后,根据已经完成的平、纵、横设计,确定路线用地界线,确定征地拆迁情况,进行路线综合排水设计,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并按照经济
6、可行的原则进行调配;同时,根据路线平、纵面设计和已经确定的桥位,完成桥涵、交叉设计,并完成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完成以上 的设计计算工作,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就全部完成了,进行了详细复核某 高速公路 设 计 说 明 广播电视大学 土木工程大学 -2- 后,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的图表内容及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整理出图。 二、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所经河流及工程概况 1、路线起终点 根据已知地形图,详细阅读整个带状地形图,结合地形、地貌和地物特征,综合确定路线起于甲地附近,终点位于乙地,路线大体由东向西布设,路线全长 2.772km,为新建道路。 2、中间控制点 本项目
7、道路为新建,路线主要受地形、地物及地质情况限制。由于本项目为纸上设计,对于地质情况不够了解,可考虑为全线 不存在不良地质路段,均可布设路线,故不考虑地质选线这一环节。 3、路线所经河流 本项目所经路段无河流,沟道按季节性干沟考虑。 4、工程概况及规模 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了公路技术指标的合理选用、公路工程对项目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情况、以及经济合理等原则,路线采用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 120km/h 标准设计,全长 2.772km,主要工程规模见下表: 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 程 项 目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路 线 长 度 公里 2.772 占 用 土 地 亩 路基工程 土 方 千立方米
8、 271.700 石 方 千立方米 108.469 防护工程 (M7.5 浆砌片石 ) 千立方米 12.427 排水工程 (M7.5 浆砌片石 ) 千立方米 8.082 路面工程 沥青混凝土 千平方米 427.600 桥梁工程 特 大 桥 米 /座 大 桥 米 /座 332/2 完全利用 中 桥 米 /座 100 /2 小 桥 米 /座 409 /22 合 计 米 /座 841/26 交 叉 工 程 处 6 涵 洞 道 181 交 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公里 2.88 三、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 本项目路线大体走向由东向西,为平原微丘区。路线所经区域地形平坦
9、,只有少量低矮山丘,且山坡平缓、山体完整顺直,大部分区域为当地农田。最高海拔 169m,最低海拔 58m(无利河),总体高差约 111m。 2、地质 由于本项目为纸上进行设计,不进行外业勘察工作,且无其它资料可以参考,对于项目所经区域地质情况不够了解。设计过程中可假定考虑为路线所经区域地质条件良好,地质构造简单,不存在不良地质病害路段,土质基本为亚 粘土,适合用于公路工程。 3、气候、水文 本项目气候条件不明,不予考虑,假定该区域气候条件对公路工程基本不产生不良影响。 4、地震 本项目所经区域,地震烈度不明,假定为 7 度区,设计过程中按照 7 度抗震设防。 四、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本项目
10、沿线筑路材料不明,假定项目区域筑路材料丰富,材料质地良好,开采方便。 项目沿线有多处村庄,沿线地下水位高,工程用水电较为方便。 项目区域交通条件较好,道路四通八达,工程运输较为方便。 五、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 本次毕业设计为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既可全面检 查在校几年时间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情况,又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实践训练和过渡阶段,可促进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承担业务能力,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为生产实际服务,能够尽快去适应工作岗位和环境。 现代社会已经非常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成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借鉴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工作的必要成分和发展趋势。结合生产实际和今后工作需求,本着既全面、灵活使用所学专业知识,又能通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