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2.1 设计资料 2.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 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底层层高 3.4m(局部 10m,内有 10 t 桥式吊车),其余层高 3.3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 附 图 。 2.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平面位置见图 2-1。 图 2-1 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 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 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 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2
2、.1. 表 2.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层底埋深 ( m) 层厚 ( m) 3(kN/m) e (%) LI (kPa)c (MPa)sE (kPa)kf MPasP( ) 1 杂填土 1.8 1.8 17.5 2 灰褐色粉质 粘土 10.1 8.3 18.4 0.90 33 0.95 16.7 21.1 5.4 125 0.72 3 灰褐色泥质 粘土 22.1 12.0 17.8 1.06 34 1.10 14.2 18.6 3.8 95 0.86 4 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 27.4 5.3 19.1 0.88 30 0.70 18.4 23.3 11.5 140
3、 3.44 5 灰 -绿色粉质 粘土 27.4 19.7 0.72 26 0.46 36.5 26.8 8.6 210 2.82 7 2.2 选择桩型 、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2.2.1 选择桩型 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 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 ,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 第 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
4、质粘土,且比较后,而 第 层 是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 层是比 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 1.0m( 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 mhh 1.231123.88.1, 由于第 层后 1.8m,地下水位为离地表 2.1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 承台底进入第 层土 0.3m,即 承台埋深为 2.1m,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 23.1-2.1=21m。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10 时 ,桩边长取 300 400,350mm 350mm,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 11m,下段长 11m(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 1m, 图 2-2
5、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 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 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 图 2-2。 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 ,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 Ps按 图 2-3 确定桩侧 极限阻力标准 c8010070000g15ahd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0 .0 5p sp s (k Pa )fe0 .02 5p s+ 251 2 51 0 00 .01 6 p s+ 2 0. 4 50 .02 p sqsk(kPa)140120604020b600qsk(kPa) 图 2-3 s skpq 曲线 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