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中文 9435 字 出处: Wagner D V, An F, Wang C. Structure and impacts of fuel economy standards for passenger cars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09, 37(10):3803-3811. 中国乘用车燃料经济性标准的组成和影响 David Vance Wagner *, Feng An, Cheng Wang 中国 , 北京 100020, 朝阳区,光华路 No.C12, 电子塔大厦 , 1904 室 , 能 源 与 交通
2、运输创新中心 摘要 到 2006 年底,在中国 大 约 有 24 万 辆 客车 在路上行驶,将近是 2001 年 三 倍 。为了抑制 因 这些车的增 加而导致的 能源消耗 的增多, 中国从 2005 年开始分两 个阶段 实施乘用车燃料经济性标准。第 1 阶从 2002 年到 2006 年 ,油耗 限 值 导致销售 的 新轿车平均 油耗 减少约 11 , 从刚刚超过 9 升 /100 公里 到 约 8 升 /100 公里 。然而, 到 2009 年我们第二阶段的限值完成后,中国 新的 客车 的平均耗油 减少量可能 只增加 1 ,约到 7.9 升 /100 公里 。 这是由
3、于汽车销售在 2006 年销售 的 汽车大部分已符合严格的第二阶段 油耗 限值这一事实造成的。 同时,其他的趋势在中国汽车市场,包括在平均 整备 重量增加 和 标准免税进口车辆的增加,可能会抵消 从 2002 年至 2006 年效率取得的成果 。 很明显,更多的努力和政策超越第二阶段 油耗限值 须 放 慢,并最终扭转迅速增长 的 能源消 耗 和中国的运输部门 排放的 温室气体 。 一、绪论 中国汽车业近期的 发展是 惊人的 。仅从 2001 至 2006 年, 在中国快速上升的生产和销售 增加了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的一倍多, 从 1800 万 至 3700 万 辆。 在此外
4、,2006 年, 在 中国有超过 2400 万 农村 车辆和 8100 万辆摩托车 。 虽然的确很多经济和个人从 日益增长的机动人口中受益,车辆的暴涨也对中国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包括严重拥挤的街道,令人窒息的城市空气污染,并迅速增加国家对石油的 依赖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4 年,主要关注减轻中国增长的对石油的依赖, 中国政府颁发了首届全国乘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第一阶段标准在 2005-2006 年期间生效。 标准接管了2005-2006 年期间生效。随着第一阶段的实施已经完成, 日益关注 理解和评估目 前标准的影响,以及即将举行的第二阶段标准可能产生的影响。 &nb
5、sp;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当前中国 乘用车燃油经济性 在中国的汽车 业的增长,国家石油 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 。 然后 我们 探讨 现有的案例 估算中国的乘用车历史燃油经济性 ,并探讨当前中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数据 来 源 。 然后,我们 执行 我们自己的 对 中国 乘用 车的燃油经济性 的 分析,比较对其他的估 算 结果,并注意到这些动向。最后,我们说明中国政府在为限制中国乘用车的油耗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背景 2.1 汽车的分类 据官方统计,在中国公路车辆分类是依照中国国家标准 GB / T15089-2001 ,“划分电动车辆和挂车”。 这个标准
6、定义了在中国汽车类根据 M(客货车)和 N(商用车辆)分类标签与欧洲所使用的类似 ; 这些见表 1。在 中国所有汽车燃料经济性法规,包括现在和未来的客运车辆燃料经济性标准,以及商业车辆条例,根据表 1 所示的分类。 然而,在中国车辆此外 分类的 根据一个 由公安部决定的 略有不同的分类系统 。 这些分类是用于正式由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告以及行政的管理,如牌照。 在这个制度下,公路客运车辆列为客车,卡车,或其他的车。客运车辆按大小进一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车。 这个分类系统见表 2。 表 1 中国汽车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分类。 分
7、类 的 定 义 M1 客运车辆有 9 个或更少的座位 M1G SUV 车有 9 个或更少的座位 M2 客运车辆超过 9 个座位并且整车重量少于或等于 5000 千克 M3 客运车辆超过 9 个座位并且整车重量大于 5000 千克 N1 3 用于运输货物的汽车 表 2 客运车辆的大小分类由公安部确定且由国家统计局使用。 中国汽车大小分类 定义 乘用车 微型车 汽车长度小于 3.5 米且 1 升以下的发动机排量 小型
8、 汽车长度小于 6 米有 9 个或以下座位 中型 汽车长度小于 6 米,乘载 10-19 人 大型 汽车长度超过 6 米或乘载 20 人以上 表 3 客车占中国客运车辆百分比 年 民用客车占公民客运车辆 的百分比() 私人 轿车占私人乘用车 的百分比() 1990-2001 85(估计数字) 90(估计数字) 2002 85 93 2003 87 94 2004 88 95 2005 90 96 2006 91 96 从表 1 和
9、 2,可以推断 , M1 类的车辆 ,包括 M1G,是“小型”或“微型车 ”客 运车辆。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坚持用术语“乘用车“指设计的所有九座或更少的主要用于载客车辆。这是指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的所有的 M1 和 M1G 型的车辆,与所有的小型和微型车乘客一样由公安部确定。 这个术语包括 MVP 和SUV 车型。 2.2 历史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在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的 年度数据 。 如前所述,车辆分为客车,货车,或其它的车。同时给出了民用车辆的总保有量和民用车辆中私家车的总保有量的数据。从 2002 年开始,客运车辆按大小进一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车。客运车辆大小定义在前面表 2 中已给出。 根据表 2 中的定义,我们计算中国客车拥有量作为每年小型和微型车的数据总和。 2001 年以前,尽管在官方统计中轿车不从客运车辆中分离出来,为了分析我们近似将汽车拥有假设为 85的民用客运车辆是客车, 90的私人 乘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