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450 汉字 ,1963 单词 ,11300 英文字符 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外 文 翻 译 原 文 标 题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Business Strategy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orecasts 译 文 标 题 国际货运货代企业 经营战略分析及发展预测 作者所在系 别 经济管理系 作者所在专业 物流管理 作者所在班级 作 者 姓 名 作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完 成 时 间 2011 年 10 月 共 5 页 第 1 页 译文标题 国际货运货代企业经营战略分析及发展预测 原文标题
2、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Business Strategy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orecasts 作 者 He LiHuan 译 名 何力环 国 籍 中国 原文出处 Economist 2010 国际货运货代企业 经营战略分析及发展预测 国际货运代理是服务性行业中的一种类型, 1926 年 5 月 31 日在维也那 成立的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 (FIATA)作为联合国的常设顾问机构和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非政府和非赢利机构, 其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是“根据客户的指 示,并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运输的人,其本人并不是承运
3、人 ,货运代理也可 以依这些条件 ,从事与运输合同有关的活动,如集货、报关、报验、收款。”我 国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对其定义为“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 以委托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为 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可见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为当事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国际货运代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 精通业务,熟悉国际 货运市场的供求变化 ,航线运价的季节变化,熟悉各种运输手段及相关法律规定, 与承运企业、贸易方、以及保险、银行、海关、商检、港口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
4、的关系,从而在较大范围内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提供较好的服 务, 并在国际贸易运输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虽然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基 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当代物流行业的发展 和逐步形成, 传统的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作为国际化的服务行业 ,中国年轻 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一样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种挑战和冲击。其实中国的国际货代行业在 2000 年已经走向分化, 2001 年我们将看到已经开始的分化所带来的更明显的效果 ,传统的货运代理业将感受到更加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在此背景下 ,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去分
5、析研究中国货代业的形成、结构、走势 与前途。货代企业也必须重新思索自己的定位与归宿 。 一、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形成及演变 ( 1) 国家垄断阶段 1993 年以前,由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暨业内 常说的中外运 (SINOTRANS)在国家政策保护下高度垄断外贸运输业。 共 5 页 第 2 页 ( 2) 1993-2000 承运人控制的货运市场阶段 前期阶段,货代市场由垄断走向开放经营,但对外资企业依然严格限制,目前国内的大部分货代企业都是这一时期设立和发展的,目前总数已经在 2000 家以上,市场空前繁荣。由于在这一时期航运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带动进出口贸易猛增 , 中
6、国航运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供给方占据了更有利的谈判地位,货运市场的控制权转移到承运人一方,有些基本的现象可以证明以上的分析,例如目前 中国至欧洲航线的运价水平还没有90 年代中期的水平;那时因船舶舱位不足而甩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等。在这一阶段,航运市场供给不足、运价信息不透明、由于政策的保护而很少有外资企业的竞争、承运人货运网络不完善而对货运代理的依赖等原因,使国内贷代企业用简单的经营手段却赚取了超额利润,享受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也形成了行业的初期规模。后期阶段这一阶段是货运市场分化的前导,国内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COSCO)中国海运公司 (CSCO)等大型
7、承运人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货代机构,航运市场的开放使外资船公司,这些大 型全球承运人开始直接向国内的货主企业揽取货载,目前交通部批准的已有 15 家以上外国船公司在华设立独资公司,另有 270 处以上的代表机构,全球 20 大班轮公司无一例外进入了中国市场, OOCL 东方海外班轮公司不但介入了 12 条内支线,还同铁路部门合作,开出了郑州 香港等 6 条铁路集装箱干线专列,在舱位与订舱回佣决定着传统货代业经营与利润空间的市场里,货代中间人的身份受到挑战,经营环境日趋恶化,老牌的 SINOTRANS 也无力阻挡市场的规律。例如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设立及运价指数的公布使运价市场信息公开化,可以标志着货
8、代暴利时代 的结束; 2000 年 6 月以来,上海 9 家班轮公司以市场变化为由,先是取消上海至东南亚各地区的到付运费佣金,接着到欧洲、澳、新航线的到付佣金由 2.5%降到 1.5%,虽然经各方交涉而有所抵制,但佣金制度已经动摇。船公司在其自身已经具备货代功能的前提下对公共货运代理的依赖性显著降低。承运人一体化销售的成熟,并不仅仅威胁到眼前的代理佣金,而是作为中间环节的传统货代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威胁,货代企业在这一时期比前期明显衰落,如果继续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寻找新的利润空间,构筑新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我国货代市场走向分化的动因。 ( 3) 2000 年开始的分化时期 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市场的规范和完善使货代企业面对严峻的生存市场环境,开始反思与探索,靠出售提单、倒卖差价、套取佣金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货代业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经历了畸形的不正常时期而开始自我调整,在服务创新、企业转型等方面开始战略思考,正在向提供增值服务,创造市场价值的新经营群体转化寻找突破。 货代行业的最初结构,很大程度上是由行业内的竞争者,供给者和需求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