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5000 字 出处: Onundi Y B, Mamun A A, Khatib M F A, et al. Heavy metals removal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by a novel nano-size composite adsorb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8(4):799-806.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学 院:
2、 专 业班级: 环境工程 1001 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 原文题目 Heavy metals removal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by a novel nano-size composite adsorbent 译文题目 利用一种新型纳米复合吸附剂去除合成废 水中的重金属 文章来源  
3、; Int. J. Environ. Sci. Tech.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评阅时间: 年 月 日 外 文 翻 译 - 3 - 利用一种新型纳米复合吸附剂去除合成废水中的重金属 Y. B. Onundi; * A. A. Mamun; M. F. Al Khatib; M. A.
4、Al Saadi; A. M. Suleyman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 ,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系生物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Gombak,53100 年马来西亚吉隆坡 2010 年 11 月 10 日收编 ,于 2011 年 3 月 27 日装订 ,2011 年 8 月 11 日接收 ,2011 年 9 月 1 日网上发布 摘要 :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吸附剂不同的操作条件对水溶 液中的重金属去除的影响。复合吸附剂材料的表征表明
5、,使用 1%的镍作为催化剂便可成功生产碳纳米管颗粒活性炭。 在实验室的吸附实验中 ,金属的初始混合浓度 2.0 mg / L Cu2 、 1.5 mg / L Pb2 、和 0.8 mg / L Ni2 ,是依照半导体工业废水中样品中的金属浓度而合成的。在使用复合吸附剂去除重金属时,研究人员对操作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各种金属的去除率在平衡的条件下是不同的,依次为: 铅 99%、铜 61%,镍 20%,以及金属亲和力的趋势为: Pb2+ > Cu2+ > Ni2+吸附剂。 朗缪尔等温吸附模型给出更高的铜、镍、铅的 R2 值分别为 0.93、 0.89 和 0.
6、986,超过了三种金属在基质溶液中的吸附过程的 Freundlich 模型中的数值。 关键词 : 吸附 ;碳纳米管颗粒活性炭 ,等温线 介绍: 工业化进程中,不加以控制的使用和利用过去几十年的自然资源导 致了地球 污染 的增加(班萨尔和戈雅, 2005 年)。重金属产生的环境污染引起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极大关注,因其对多种生物物种产生了不利影响( Issabayeva 等人, 2007)。在马来西亚,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通过电镀和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的金属加工行业(美国能源部,1979;Issabayeva 等人, 2007 年)。研究发现更有效的技术用于废水处理以满足普遍的安全标准,并且在不断收到世界各地的环境科学家的关注。以前,污水处理的努力促进了各种处理技术的发展,其中涉及了单元程序操作,如化学沉淀,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和膜过滤(乔治和 Max, 2008)等。而且,上述处理技术中,吸附已被报告为最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选择( Onundi 等人, 2010)。此外,吸附法处理废水的研究促 进了利用离解的方法去除重金属不同材料的发展。这些材料包括:天然产物(努里等人, 2009; 2011),活性炭( Issabayeva 等人, 2006; Onundi 等人, 2010),沸石,硅铝酸盐(萨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