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5315 字 出处: Bendada A, Erchiqui F, Kipping A. Understanding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during the cooling phase of blow molding using infrared thermographyJ. Ndt & E International, 2005, 6(6):433-44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原文名称 Unde
2、rstanding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during the cooling phase of blow molding using infrared thermography 原文作者 A. Bendada, F. Erch
3、iqui, A. Kipping 原文出版物 NDT&E International 翻译 内容页码 38 (2005) 433 441
4、 中文名称 用红外热像仪理解在吹塑冷却阶段的热传递机制 学生姓名 专业
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号 &n
6、bsp; 用红外热像仪理解在吹塑冷却阶段的热传递机制 摘要 挤 出吹塑成型过程中的冷却阶段对这个过程的周期时间以及和模制产品的质量特性具有较大影响。更好地了解冷却期间发生的传热机制将有助于对模具冷却通道和操作条件的优化。一个连续挤出吹塑成型机和一个矩形瓶(机油瓶类型)的模具被用来生产瓶子。测试了高密度聚乙烯( HDPE)和增强聚乙烯( MPE)具有的不同的流变性。熔体和模具温度,冷却时间,吹气压力和模具间隙系统地发生了变化。一台红外摄像机被用于测定模具刚打开时和部分喷射后塑件的温度分布。为了确定收缩与翘曲程度需要测量完成部份的瓶壁的厚度和尺寸。
7、最后,红外测温的纹路被用来解释 在冷却阶段和与最后一部分特性相关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关键词: 吹塑;冷却;红外热像仪;聚合物加工 1 引言 在中等大小的瓶子挤出吹塑成型过程中,冷却阶段占了整个周期的很大一部分,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发展和模压制品的最终性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模具吹塑部分的冷却过程中,热量通过对流(聚合物 /内壁的空气界面)和传导(聚合物 /模具壁界面的金属)传递。一旦打开模具,该部分将继续通过表面的自然对流冷却。几位作者 1 4已开发了预测该部分的温度分布的数值算法。他们的努力价值是有限的,因为代表不同的传热机制的传热系数的值是 不
8、确定的。由于这些原因,红外热像技术本身可以作为一种能够映射吹塑成型件在冷却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受热历程的互补技术 5 7。 2 实验装置 参数的研究是在一个装有机油瓶模具的连续挤出吹塑成型机(巴顿菲尔 -菲舍尔 fbz1000)上完成的。模具是组合式的且有五个可互换的零件。型腔是由顶块,中间块和底块组成,每个都有自己的冷却回路。这三块被安装在后板内和中间块可交换嵌入物位置(图 1)。模具型腔高 220 毫米,宽 100 毫米,深 50 毫米。在这项研究中,一个平坦的嵌入物被用于中间块来确保塑料和模具之间是一个完整的联 系体。一个分流模( FZ3
9、0 毫米)被用于这项研究。 图 1 模具结构(型腔和冷却线)。 这台机器设置能改变几个操作参数如模具间隙,通胀压力,熔体温度,冷却时间和冷却液温度。 开模后直接测定塑料瓶的温度分布,同时其余的附着在吹管上。采用艾格玛900 长波红外摄像机。温度计覆盖瓶子的一个地方描述如下:短边角宽侧。通过一个红外相机测量温度是一种非接触式技术,这样记录的温度本身不被测量干扰 8 。利用这种技术,零件表面温度高低和温度分布都可以被观察到。红外摄像机配备了 HgCdTe 传感 器;它的光谱响应是围绕 8 12 毫米的远红外光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