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外文翻译--基于应用的GSM短消息业务(译文)

    • 资源ID:137992       资源大小:27.3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外文翻译--基于应用的GSM短消息业务(译文)

    1、PDF外文:http:/ 4160 字  基于应用的 GSM 短消息业务  作者:乔瓦尼、乔治   摘要 : 本文提出了一种 基于 分布式体系结构定义和部署 的 GSM网络 短消息服务, 并使用 OSF / DCE协议进行了实现 。  1 简介  移动通信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工作和沟通,所以人们需要更个人的和无处不在的服务。  在欧洲移动通信标准中, GSM 在个人通信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最终用户对移动通信的新服务期望值很高,这也迫使新的基础设施架构需要快速增加。这些新的方法帮助网络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来缓解人们对新服务的定义、部署

    2、和管理的任务。以这个现象作为参考,尤其是在 GSM 网络方面,我们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的服务,这一类的服务都是基于 GSM 的短消息服务或者 发送短信功能,这些都是在履行之前的需求。  本文阐述了 OSFDCE 的使用方法,作为一种基于 GSM 短消息业务的定义和执行应用程序的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框架。  论文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在简单的介绍了 GSM 的网络功能 和服务之后,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 SMS 的特点上来,这些都是基于应用的可能性。此外,我们和传统的定义相比较,我们实现了分布式的应用方法。在之后证明了更多的关于 DCE 的使用方法的细节问题。  2GSM 的网络和

    3、服务  GSM 是欧洲的移动通信标准。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对其特点进行了阐述。  ( 1) GSM 网络  GSM 系统已经成为了第一个使用无线电数字传输的标准化系统。这使得它与固定网络的数字化相兼容。  如果不深入研究它的细节,就无法证明 GSM 网络的主要元素。它是用户连接 GSM 网络和利用其服务的移动终端。它是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网络元素从移动终端发送到固定网络信号。它提供了一个单细胞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而且还可以在无线电频道和移动交换中心进行开关转换。它的所有数据元素都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它连接到当地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用来提供移动用户和固定用户之间的

    4、连接。  在网络上的数据流使用两个不同的通道:交通通道,用来传输编码语音信号和用户数据。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的之间的控制和同步信息传输的信号通道。有关数据传输的另一个重点是,为了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水平,在网络上传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是加密的 。  ( 2)短消息服务  GSM 网络除了为用户提供语音服务之外,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基础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短消息服务。它允许在两个系统之间传输文本信息(最多 160 个字符)或者两个二进制数据(最多 140 个字节),但是必须其中之一是 GSM 网络的用户。  这项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传输信号数据的信

    5、道不会因为传输其他信号而产生干扰,比如语音会话。它的安全性能更加的突出。  所有的短消息发送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 SMS C或者服务中心)。其目的是双重的,它的功能之一是提供移动网络和当地市民的固定网络之间的相互连通功能 。此外,服务中心为每个消息提供了一个存储转发机制,如果移动用户终端是脱机工作的,那么服务中心会保留信息,直到用户终端恢复 GSM网络功能,或者这条信息存储超时。  短信服务在 ETSI的指导下,实行一下两种点对点的特殊服务。  移动起源,是从移动台转移到服务中心。  移动终止,是从服务中心转移到移动台。  此刻,只有移动终端的

    6、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短消息可能是简单的数据或者服务中心的数据。在第一种情况下,它们在移动电台和不同应用之间传递信息。而在第二种状态下,让用户服务中心自服务(如以前提交的消息的状态查询)。  每个 短消息的主要特性:  它是信息服务方面的最大时间。这个信息是根据时间决定的,这个时间代表服务中心发送一个消息到给定的一个目标地址以防该地址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所用的最大时间(例如:移动设备时常断开连接)。它允许确定类型的应用程序向服务中心发送的消息(例如传真传输)。用户要发送的信息。接收者和发送者的地址信息。  在结果中,对 SMS的传输延时和吞吐量进行了阐述

    7、。根据报道数据显示,从移动台到 SMS C的平均延时大约是三秒。此值导致较低的吞吐量,它的特点使用与少量的数据传输服务的短信。  基于短消息的服务短信可以被用来作为 建设不同应用的数据传输的基本服务。虽然它作为先 进的传呼服务的设想,它可能来自多种选择的增值服务,所有的特点是少量的数据交换,在不同的传输水平上也需要不同的传输安全等级,而且如果应用其 他交通通道,就会有不同的目的效果。  远程报警和远程测量的应用:  这个可以设想为一个系统,首先传感器的相关的信号状态发生变化,则传感器就应用短消息服务和 GSM网络功能通过用户终端发送消息。其应用范围可能包括:入侵控

    8、制或者消防控制。  另一个应用程序类是银行交易,它可以直接连接银行或者店铺,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这些都得益于短消息这 个载体。  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的应用之一就是电子邮箱,它是最常见的固定网络服务之一。 GSM是新兴的应用全球互联网络来连接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一项技术。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电子邮箱的应用,可以扩展基于短消息服务的范围。  3 服务中心的软件架构  在接下来的段落我们将比较两个不同的应用架构。传统的方法是,从一种全图似的软件框架派生出来,然而新方法更新颖,分布更广,应用的范围也越全面。比较这两种方式,细节描述越详细的被证明更有效。 &nbs

    9、p;传统架构  3.1 传统架构  传统的构架是将一些应用程序安装到 SMS C上。  为简单起见,它应该只通过 TCP/IP网络协议连接用户节点和服务中心。 SS7协议是用来连接服务中心和移动交换中心的(当然其他通信协议之间的通信可用于连接固定网络服务中心)。  这里说明一下传统的应用构架:  它是 SMS C的核心,实现了存储和转发功能。 SMS C和应用程序的安装(例如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程序部署一个新版本,或者改变消息内核的一些运行参数)的控制管理参数。它是一套应用程序,每一个由它的协议标识符标识。它是 SMS C的最终用户和应用程序进行

    10、交互的前端程序。  此解决方案要求把所有应用程序都安装到同一节点的 SMS上。这一现象有一些制约因素,可以总结成一下几点:  每个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 SMS C节点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可用性会导致最终整体性能上的一些局限和限制。  缺乏开放的配置:像这样由制造商提供的高度集成的 SMS C的消息内核接口。这其实真的很难集成又第三软件供应商提供的第三方应用软件。不把网络运营商捆绑到营销商上,这点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3.2 分布式体系结构  分布式体系结构的设想是为了在传统的系统上寻找突破。其主要突破 SMS C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遥控器上不同的主机

    11、,为了维持同一时间的可能性,可以将一些应用程序直接安装到 SMS本身。  这种解决方法的优点是:  公开消息的内核接口(不仅从规范的角度,而且一从操作性上考虑)。  在引进和开发新的程序方面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而不是由供应商提供的受限制的SMS C。  它有可能在不同的主机上有相同的应用程序的冗余副本,并借此增加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连接中间平台的透明度。  位于不同节点上的应用程序不互相干扰。  GSM网络上可能存在多个服务中心,每一个服务中心服务一个地区。  在特别特殊或者关键的 情况下(如在全国范围内的地震报警系统)可以互相共享所有或者部分服务中心,而不必在每个服务中心安装多个副本。  之前预期的利润来看,尤其是成本支付的分布式解决方案。保留的数据可能包


    注意事项

    本文(外文翻译--基于应用的GSM短消息业务(译文))为本站会员(译***)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