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中文 2748 字 出处: Liu X Y, Specht 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moving bed of rotary kilns: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J.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2010, 49(2): 147-150. 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译文题目(中文) : 回转窑内移动床温度分布的测量和分析
2、 学 院 : 材料与冶金学院 专 业 : 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日 期 : 2013年 3 月 21日 1 回转窑内移动床温度分布的测量和分析 &
3、nbsp; XY Liu, E Specht 摘要: 移动床内 温度测量的不足之处彻底妨碍了对回转窑内发生过程的理解。 在 这篇文章中引入 一种新的测 量
4、系统 ,包括热电偶阵列,无线电发射机, 无线电接收 机和计算机显示器。有了它,移动床内温度的三维分布,上部空间 气体和窑壁的温度可以测量和自动保存。实验中砂在窑内顺流表明,在移动床的被动层,圆周方向 温度约为恒定 。然而在径向上,移动床在窑的进料端附近有大的温差,且移动床通过窑时 温差 变小。该温度测量系统可以用于在范围广泛操作条件的工程设计中获得数据。所得的结果可能 会给回转窑内移动床的 热传递带来新的理论建模思想。 关键字 : 回转窑;温度测量;传热;移动床;粒状 。
5、 1 引言 : 回转窑是广泛应用于冶金和化学工业中批量处理
6、材料的化学反应器。待处理的材料送入圆柱形管,由于管的旋转和倾斜向前输送。在运输过程中,材料与载能体(例如燃烧气体)发生热交换,被干燥和烘焙。尽管努力研究,料床内的传热过程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实验数据,这需要测试传热模型。许多因素,例如,移动床和窑内连续和旋转的部件使料床内温度测量相当困难。有一些实验研究报告在文献。然 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只有在床面或窑壁附近的温度能测量。移动床不同深度的温度没有测量。在本文中一种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的新型温度测量系统,测量了移动床内三维空间的连续温度,并对实验结构进行了讨论。 2 实验 2.1 实验装置和测量技术 &n
7、bsp;长度为 6.7米,外径为 400毫米的试点窑。壁的厚度为 75mm,由 7070mm 的折射镜和 5mm 的钢制外壳(图 1)。窑的倾斜角变化范围是 -1 至 +2,窑的旋转速度变化范围 0-3.25rpm。窑采用可编程的燃烧器燃烧天然气,最大容量为 70kw。材料从存储料斗送入窑,为了防止溢出,在窑的进料端 安装一个坝。 沿窑的长度方向钻有四个孔(测量插口),通过窑壳(图 1)以安装热电偶。每个孔,热电偶插入窑的不同径向距离的截面(图 2)。这样气体、料床和窑壁的温度都可以测量。由于热电偶与窑的连续旋转,热电偶将会与料床在气相中共同旋转。为了确定周向位置的测
8、量点,在窑壁安装一个摆锤去测量旋转角 ( =0-360)。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窑的轴向位置旋转角的温度分布函数,达到温度的三维测量。信号从热电偶和摆锤 2 被路由到发射器 ,然后通过无线电发送到接收器。测量值自动保存到计算机并在屏幕上时显示。 图 1. ( a ) 测 量 插 座 的 试 点 回 转 窑 。( b ) 测 量 插 座 #2 内 的 热 电 偶 2.2 实验细节 为了快速响应监测温度的瞬时变化,选用热电偶(镍铬 - 镍, K型,直径为 0.3mm)。
9、试验中 90%的温度突然变化热电偶响应的时间约为 2秒。在这个实验中用到了 20个热电偶,热电偶的具体位置总结在表 1 中 .测量温度的热电偶与料床(床表面与窑轴的距离45mm)的径向距离 R=120mm/105mm/85mm/65mm,热电偶都埋在 R=125mm 的内壁测量温度。使用屏蔽热电偶插入窑的截面( R=0 mm)测量中间气体温度。为了获得料床内 温度分布的更多信息,在插座 #2、 #3 处 R=0 mm 的热电偶被抛弃。尽管如此,气体温度近似于其他热电偶( R=120mm/105mm/85mm/65mm)测量的,由于材料床和气相的换热。干燥和惰性砂作为测试材料(堆积密度 = 1370 kg/m3,平均粒径 =0.35mm,动态休止角 =33,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