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文 3953 字 2200 单词 英语原文出处: Tourism Management, Volume 27, Issue 5, October 2006, Pages 878-889 乡村旅游 马来西亚吉打州 Abby Liu 【文章摘要】 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规划方式与 相关设施类型的应用分析,并关注其吸引旅游业的乡村能力等的实证研究型的文章。本文对一些政策背景进行探索,如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鼓励、旅游热点的开发和阻碍乡村社区进入旅游业的因素等。对此 Kedah State 提出了三点阐述,这三点分别是区域性的规划措施,远程的度假设施和家庭住宿计划。本篇对利益相关
2、者、规划机构和旅游行业及旅游社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的内容还包括他们的期望与发展动机,以及对解决旅游业问题的各自反应等。结果显示由于忽视当地配套能力建设,不能融入乡村居民中间以及专业化理念的错位,导致出现一种具有讽 刺意味的发展状况。客人与主人交流过程中出现文化与道德上的差异,对这一问题的不敏感也致使无法达到有理想的乡土活动。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能力建设 族群 吉打州 马来西亚 文章大纲 1、 介绍 2、 马来西亚的乡村旅游 情况 3、 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设施 4、 旅游飞地 : 柏鲁 水坝 地区 5、培植当地的参与能力 :以巴陵为例 6、透析寄居旅游模式的营运商 7、 总结 参考 文
3、献 1.简介 由于 偏远和不发达的约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 局限性,传统的营生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的收入。为了刺激农村经济,农村地区必然寻求本地资源本地使用。随着收入 和创造就业机会相对有利的影响, 旅游是一种对提高农村生活方式和 改 变穷困的地区的收益分配 有 着积极的 作用。餐饮旅游和休闲农业 相结合 的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政策发展 将 导致 农村经济的复苏, 旅游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Augustyn, 1998; Bouquet & Winter, 1987)。旅游有助于搞活农村经济,并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创建本地出产的增值商业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发展中融入当地产品和文化、乡村事
4、件有助于形成新型乡村旅游模式。 不过,促进农村地区的旅游规模多样,性质各不相同。边缘化和落后不再是乡村旅游 的主题。 由于人们感觉到需要减少城市和农村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 促 2 进乡村旅游是一种 衍生的 政治意愿 。乡村旅游计划往往 致力 于流行语与经济收益的特殊关联,但较少放在个人的社区能力,以带来更美好的未来。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农村旅游文化的理解是在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下国际上发现的一个常见的问题: 例如,在英国戴维斯和吉尔伯特 (1992 年 ) 和亚历山大 麦凯 ( 1998 年) ; 所述在以色列据赖歇尔、 勒文加特和 米尔门 ( 2000 年) ;和南非 ( Briedenhann
5、& Wickens, 2003 年)。 此时是有用的参 考可能作出的马来西亚,在实地经验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乡村旅游问题可以添加新的观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 马来西亚的问题 更加 的 复杂,由于 民族平等 、 社会、文化、经济、地理条件 等 限制的原因 。 本文 主要 介绍马来西亚的农村 旅游环境 , 这里 有严格 的 文化和宗教 观念 ,忽视了文化的理解、 适应性和文化差异 充分重视。在 2001 年夏天和随后的分析的 2002-2003 年的书面文件进行了研究,该 研究始于马来西亚的政策 优先 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分析。信息通过举报人访谈 工 业、 学术界和联邦和州一级政府 被 Jul
6、yAugust 2001 收集的。 在 国家旅游规划 吉打州部分的帮助下 ,研究员通过参与实地考察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讨会 能够进一步为 乡村旅游 做出总体规划 。 针对 马来西亚的 政 策 ,及 种族差异和农村发展 差异化 这 两个事项的角度研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措施,鼓励发展乡村旅游 ; 规模和多样性的旅游目前发展农村马来西亚 ; 以种族和文化规划乡村旅游和诱导旅游; 农村居民对 旅游引发的 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2、 马来西亚的乡村旅游情况 马来西亚的领导主要是担心持续的种族差异,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 因素的制约等 。新经济政策( NEP),在 1971 年 为联 邦政府 推出 了
7、一个 二十年( 1971-1990)规划 ,“ 马来西亚社会正确调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以便减少并最终消除 种族 差异” 明确地体现国家的决心。在这方面,马来西亚的旅游政策,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一般公平原则,强调土著获得和马来西亚旅游控制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目标。在 80 年代,更多的本土马来代表在促进旅游业方面的优先任务是为旅游业发展( Musa, 2000 年)政府的议事日程。必须促进当地旅游业的更大的参与,进一步强调了 1996-2000 年第七个马来西亚计划( Government of Malaysia, 1996)。马 来西亚的努力反映在乡村旅游等社会,政治和思想情况。 被人们经常感
8、叹土著群体的无能和马来西亚的政治精英们不愿看到超越甘榜(村)的状态,尽管他们被剥夺的地位迅速提升的富有远见的潜艇双巴刹马拉姆(夜市)。为了迎合广大农村为基础的马来人,乡村旅游被认为是由州政府作为种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预计将缩小地区差距,提高土著人民或 马来西亚人民的 经济控制机制。这为农村经济复苏的必要性的认识,导致了对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出路在农村地区饮食政策的发展。农业或自然为主题的旅游,大力推行以旅游业规划,并作为调解人,以帮助振兴农村经济的 使用。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农村规划正统优先工具。 理想的情况下,在偏远地区的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固有特点和当地通常包括“ 诱人的天然环境,原来的地方
9、文化和传统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系统的 ” 资源( Bramwell, 1994 年,第 3 页)。 Cartiers( 1998 年,第 154 页)在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发展规模庞大的观察显示,否则: “ 更经常地改变农业用地,而不是城市 3 工业的改造一些自然景观和资源部门的公司,尤其是在种植园和采矿部门,有重组采取物业发展机会,而不是制造 “ 。此外,很多旅游相关的决定是一个经常性的思想嵌入主题,如: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承诺或对促进民族认同( Khalifah & Tahir,1997; Musa, 2000 年)的认识。因此,旅游业的标志性建筑创造和一系列国际事件已经消耗了政府的努力不会带来旅
10、游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当然是最有希望的前景。 马来西亚吉打州,它是在与泰国接壤的半岛北端,位于人口稠密的国家是有色与穆斯林从传统的伊斯兰特色立足原产追溯到 1136 和,当代,两国总理的系谱协会。作为一个粮仓或 “ 饭碗 ” 马来西亚,吉打州的地形特征丰富的耕地(约百分之 五十二 的土地使用)和林业 (百分之三十七) 与城市化水平非常低(百 分之二)。吉打,但是,在马来西亚是贫困和欠发达的国家之一。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用品的主要收入来源,它提供了轻工扩建,家具厂和烟草为主谷仓一个台阶。相对较低的产业化基地,使吉打州的一个家庭每月总收入低的贫困国家是百分之四十,比平均值少,马来西亚的贫困水平的
11、近两倍。吉打州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以创建农业旅游产品。相反,产品开发战略通过了乡村旅游的吉打州已建立矛盾,不对称族裔代表,社会发展的恰当性和控制问题。 旅游业是主要看作是一个经济工具。在吉打州政府预计在旅游产业的增长。在旅游规划初稿主人那是在 2001 年开始 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超越了目前的 5 年大马计划的预测,并促进旅游业的更大的土著人代表(面试与旅游规划师吉打)。在吉打州旅游人数预计将增加约 38 万,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160 万,并在 2000 年初到 2010 年的 490 万美元(吉打与旅游规划师采访)。吉打州的经济总 量相当小的尺寸,浮罗交怡岛在其成功的
12、度假区开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例如 Batu Hampar, Puncak Janing, Pukit Wang, Hutan Lipur Seri Perigi 等 )计划进一步扩大联合建议的相对重要性在吉打州旅 游是一个高的顺序。政治意愿已经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影响力。的工业发展,旅游和服务行业的扩张产生了一系列严格奉行通过规模化和资本密集型项目,虽然丰富的文物和美化吉打州的古文化景观。在吉打州的景观已被 “ 复活 ” 与现代的符号出现在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现代化计划的成功,然而,由于稀释对当地旅游业的识别能力疏忽。例如,浮罗交怡岛,这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以压倒多数的接待能力的国际度假胜地
13、(约 7000间客房,占百分之吉打州的总供应量 77)和可获取性,分散发展数溢出与旅游效益来大陆(访谈策划者和当地学者)。旅游业的物质需求和 人员需求依赖于外部来源大大超出了吉打州,由于人 力和技术资源(与旅游规划师采访)缺乏。同样,北南高速公路横贯马来西亚半岛到达泰国边境进入吉打几运行指示游客。从本地旅行社举报人显示,从吉隆坡和槟城,甚至自己的大都市,绕过吉打州所提供的是什么,头部直接在 泰国,这被认为有更多的娱乐选择和更好的物有所值的和艾 。这反映 Hall( 1997 年)和 Musa( 2000)谁指出的是,国内旅游设施普遍缺乏和马来西亚的旅客,总是希望以最低廉的价格最好的意见。工艺水平或土著为主的产业正由消费决定的沮丧和跌倒猎物由企业和国家机关 的创建现代化计划。 双方游客的界限的景点和旅游目的地的计划由政府划定的罚款,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不仅是对客户的吸引力,然后,而且在正式的股权分配承诺在马来西亚的民族和地区之间利益的条款。在马来西亚的旅游开发方式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制定鼓励地方参与的有益机制(德国工业标准( 1982 年),德国 DIN 标准( 1997年)和 DIN( 1997 年)的情况下。政府已作出了积极响应,确定正确的,作为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