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节选)外文翻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的祸还是福? (中文)

    • 资源ID:136823       资源大小:37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节选)外文翻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的祸还是福? (中文)

    1、PDF外文:http:/ 6570 字  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外文题目: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A Bane or Boon for ASEAN Countries? 出     处:         The World Economy, 2005, 28(2): 191-210.                    作     者:   &nb

    2、sp;            Jose L.Tongzon                       译    文: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的祸还是福?   二、中 国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东盟的竞争力  中国和东盟双方谈判的细节 ,正明确地告诉大家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进行中。 2002 年 11 月 4 日在金边举行的第六次中国 东盟峰会上,东盟与中国

    3、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这为在 2010 年与老的东盟成员国和 2015 年与新的东盟成员国 (如: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 ),最终建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了依据。双方还达成了关于某些商品和服务和判定的原产地规则的“早期收获计划” , 协议的其他一些特别的条款则暂时还没有完成。在“早期收获计划中罗列出的大部分商品将 在 2010 年自由贸易区全面实施前就优先产品进入自由贸易区域内。他们也采用原产地规则,如,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规定 ,要求资格获得优惠待遇产品是那些完全是自由贸易区域内部所生产的或者具有至少 40%的价值来源于自由贸易区域的产品。双方关于确立商品贸易的组

    4、成部分的谈判 ,将预计 2004 年 6 月 30 日之前结束。服务及投资贸易的谈判也将 2003 年开始。  一些研究 (例如 ,2001 年东盟秘书处利用计算一般均衡方法 )试图评估从经济角度来看的 CAFTA 对于东盟国家的影响。然而 , 由于数据的缺少,这些研究没有包括大部分的东盟成员国 (如: 柬埔寨、老挝、缅甸 ),这些国家的资料被限制于各自的政府的国家贸易部门。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东盟成员国的政治内涵都相同 ,这种研究 ,必须一个个那出来独立研究自由区对它们的经济意义。  有好几项研究中 ,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来验证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是否

    5、构成了对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发展的威胁。虽然这样的方法有内在的限制 (如广泛商品的集合 ,不是日常的数据也不是调查中国的竞争力的问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 ),这些研究在显示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威胁程度上还是有效果的。虽然实际定量结果各异 ,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的各类商品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将获得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通过集中于国际竞争力的问题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转轨经济国家较多的亚洲的竞争力的研究,有助于读者了解 CAFTA 对发展中国国家可能产生的经济意义。此外 ,本文还研究探讨了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即将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区域内的贸易关系。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第三

    6、世界国家的市场中有什麽竞争力?在研究竞争力的文献中有多种方法来测量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哪一方面。因为我们正在评估东盟国家竞争力 ,透过世界市场上或增加他们的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股票份额指数在研究将会是最合 适的。因此 ,本文研究 available.6 的最新数据,即 1996 年到2000 年的这段时期,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股票指数。这是正用被广泛用于衡量的比较优势 ,它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RCAI)以抵消贸易大小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RCAI 只是用于研究一个给定的国家部门和不同的产品的比较优势 ,而不是用于研究某一特定的产品 (部门 )或行业不同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因此 ,

    7、在此研究中需要使用计算世界市场份额的指标。  应该指出 ,这些指标只能评估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不能告诉我们有关其竞争力的潜在因素。解释东盟国家 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对于这些国家的对比分析 ,将是研究他们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 1A 是 2000 年度中国和东盟国家各自的十大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纺织和服装、鞋类和其他的产品。虽然中国的显性比较优势在这些类别的产品上改善的速度很快 (除了对贱金属 /金属制品和矿物产品 )但它在机械和电器、皮革和皮革、光学特性和乐器、矿产、化工、和贱金属、和贱金属产品上的

    8、比较优势还不强。  以下是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有可能产生竞争激烈的几种产品类别。  (一)服装和 纺织品  服装和纺织品作为一个整体 ,中国比任何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都强 , 这从表1A 的 RCAI 和世界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来。 1996 年到 2000 年期间 ,中国不断扩大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  纺织品的一个故障类别透露出这一部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内在的竞争力重大变化。中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占主导地位,人造丝和人造主要纤维则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较多而针织面料则主要是菲律宾纺织品出口的业务。这反映了中国纺织产品在不同类型的纺织品

    9、中的竞争优势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也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产品和进一步加工生产和出口纺织品的 进口商。中国进口高质量的纺织品生产高品质件衣物出售给发达国家 ,这些进口采购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及台湾 ,极小部分来自东盟。更先进的亚洲国家则直接生产比较优势高的高品质纺织品 ,因为他们获得最新的生产工艺 (已经变为资本密集型的 )。植物纤维的服装从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进入中国 ,这也促使对中国进口高品质的纺织品。那些不太发达国家 ,主要使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方法在纺织制造中生产低品质的纺织品处于不利处境。中国经济受益于服装出口,中国也进口自发达国家的优质的服装。  (二)鞋类  同样,在鞋类出口方面 ,中国拥有任何一 个东盟国家都没有的竞争优势 , 表1A 显示了其相对于东盟国家的显性比较优势和世界市场股票指数。它的高世界


    注意事项

    本文((节选)外文翻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的祸还是福? (中文))为本站会员(泛舟)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