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中文 3716 字 出处: Tsinghua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11(1): 124-130 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译 题 目 专 业 &n
2、bsp; 工程力学 班 级 05 级 1 班 学 生 周昌金 指导教师 黎强  
3、; 2009 年 1 2 用静力弹塑性 分析方法分析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摘要: 研究 混凝土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 的 抗震性能 ,通过一个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 10 层抗弯矩框架来进行。结果显示静力弹塑性分析对侧向荷载比较敏感,因而,建议至少用两种荷载来限制惯性力的分布。 M- 曲线和方钢管混凝土柱 N-M 作用表面已由公式和 USC-RC 程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提出的钢筋混凝土程序)计算过,适合接下来的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 pu
4、sh-over 分析。 P- 效应极大地影响 MRF 地震效应,因此在 MRF 地震分析时应该考虑到它。另外,分析三种钢筋混凝土( RC)结构来对比 CFRT 结构和 RC 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 CFRT结构的延性和抗震作用优于 RC 结构。因此,在地震区推荐使用 CFRT 结构。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静力弹塑性 分析,性能曲线,钢筋混凝土 介绍 过去二十年内已有数位作者提出和发展了静态 push-over 程序。其中包括 Saiidi和 Sozen, Faifar 和 Gaspersic, Bracci 等人 。这种方法也用来作为现有建筑物的抗震
5、修复设计和评估的工具。 Push-over 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估计结构体系的受力来评价预期情况和地震设计中由静态非弹性分析得出的变形要求。并且把这些要求看作性能等级的可利用性能。 Push-over 分析是基本的非线性静态分析,这种分析通过假定横向荷载分布在结构高度和增加从零到结构出现破坏时的极限荷载实现的。 在分析过程中,要求重力荷载不变。 Push-over 分析估计以下结构特性方面非常有用: 1) 基础剪力 -顶部位移曲线图反映结构性能; 2) 最大旋转和重要构件的延性; 3) 极限荷载下塑性铰的分布情况
6、; 4) 预期的极限荷载的局部破坏参数、结构的破坏分布情况。 虽然许多研究和设计人员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 push-over 分析,但是,针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 push-over 分析仅仅出现在理论中。 结构应用中开始逐渐使用 CFT 柱。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良好的抗震性能,例如:高抗力、高延性和良好的吸收能量的能力。 目前,这些结构的理论分析大多集中在 CFT 构件的静态性能上,以致 CFT 结构的地震反应很少有人研究。然而关于 CFT 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在一些论文中也有证明。在 Li 等人的论文中有关于 CFT 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讨论。结果表明,在强地震荷载下不会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 这证明 CFT 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Huang 等人 研究了由 CFT和 RC 柱组成的 5 层高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时程分析中使用 SAP2000 来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了 CFT 和 RC 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作者总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