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1 - 中文 4295 字 出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09, 16(5): 534-539 外 文 翻 译 不同 热处理电站锅炉碳钢省煤器 管 飞灰颗粒侵蚀速率 的 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erosion rate of different heat treated carbon s
2、teel economiser tubes of power boilers by fly ash particles 性 质 :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 2 - 不同热处理电站锅炉碳钢省煤器管飞灰颗粒侵蚀速率的实验研究 摘要: 通过以退火的 SA210 GRA1( A)和 正火 的 SA210 GRA1( N)的碳素钢省煤器管材料的侵蚀作用为重点 ,完成了对飞灰颗粒大小,速度,撞击角度和进给率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不同的
3、撞击角度从 15到 90不等,四个不同的速度 32.5, 35, 37.5 和 40 米/秒 和 飞灰颗粒四个不同的进给率 2, 4, 6和 8克 /分钟 对侵蚀率进行 评估 。腐蚀的经常是不 规则形状,大小不等从 50-250 微米的飞灰颗粒。 发现 侵蚀率 在 30 的 撞击角度时最大 。 对碳钢管的侵蚀速率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即退火和正火条件下,在不同的角度且恒定速度为 32.5 米 /秒进行了研究。 发现 进给率,撞击角度,粒径, 飞 灰颗粒速度, 在所有情况下, 退火管的侵蚀速率 总 小于 正火 管 。侵蚀率与速度,规模,进给率,和粒子的撞击角度和目标材料的伸长属性的经验关
4、系找到了。侵蚀表面的形态用 电子 扫描显微镜 进行 研究 。 关键词: 侵蚀率; 省煤器管;退火;正火 1 介绍 在大型燃煤电站,煤粉是在锅炉燃烧器中燃烧 。 为了提高整体电厂锅炉 热效率,换热器 被 用于从烟气中提取剩余热能 ,通过给水在管道中的流动,通过传导和对流过程传导 。 在燃煤电站,锅炉产生的 煤 灰大约 20沉积在锅炉墙和过热器管上。 其余的煤灰夹带在离开锅炉的烟道气体流中。灰粒子碰撞省煤器盘管表面从而材料从表面被侵蚀。 在侵蚀的后期阶段,管变成穿孔。管元件一旦不能维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就出故障了。这种侵蚀缩短 了 管道的使用寿命。 一旦发生这种情
5、况,电厂将被关闭,并蒙受损失。 侵蚀是一种机械损伤,颗粒 冲击 导致 材料从表面 去除。 早些时候,这背后的机制被认为是由于微切削机理 2。后来它被证明 对 韧性材料, 侵蚀机理涉 及由于锻造和挤压塑性变形过程中连续的 小板的形成 和弹坑 形成 3。 通过对锅炉管的侵蚀所做的许多研究和实验,据估计, 25 -30锅炉管故障发生是由于煤灰的侵蚀。 利维 等人 3表明, 具有更高的延展性使韧性材料 冲蚀率 降 低。 塞坦尼瓒 1表示 ,飞灰侵蚀几乎 占所有 管故障的三分之一 是受主要关注的 。 影响侵蚀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灰颗粒的量,其速度和设计条件。 芬尼 等人
6、2开发了一个分析模型,发现侵蚀速率是依据侵蚀机理是由于微切割的假设。后来它被 利维 等人 3证明 ,微切割不是韧性金属结构腐蚀的主要机制。 他们进行的实 验,并得出结论,韧性材料碰撞粒子造成严重的局部塑性变形,这超过了该材料的应变,导致变形材料破损,对于脆性材料腐蚀的- 3 - 粒子拥有的能量会导致微尺寸件的开裂和去除。 米斯拉 等人 4解释,实际撞击表面的粒子数不增加 侵蚀率由于篮板颗粒提供的屏蔽效应 以同样的方式 把颗粒数量传到 样 本。 利维 等人 10测试规格不同的微结构像细珠光体和粗珠光体,有不同的伸长百分比相同的材料,并发现,材料具有较高的伸长率使侵蚀率降低。 &nbs
7、p;雷柏哈德 和 利维 11强调,颗粒大小的变化侵蚀率是难以解释的定量,因为 这涉及粒子的速度和动能 , 打击目标粒子数, 打击和反弹粒子之间的干扰,颗粒形状,颗粒的冲击 的角度 等 因素 。 卢卡兹瓦克 等人 5曾指出,对侵蚀机制的清醒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煤炭被燃烧干净的领域侵蚀是非常严重的。 莫巴巴兹 等人 12用从 赖泽波 , 莫巴巴兹 和 马特拉 电厂,在不同的飞灰速度的三个不同的飞灰样品进行了轻度钢板侵蚀测试并发现实验标定的一般模型产生了不同于低于 15的结果的测量值。 奥卡 等人 6指出,材料损失是由压痕过程引起的。 它 发现 负载松弛程度取决于 软质材料的塑性流动
8、能力。他们提出了一个可以涉及找到在各种影响条件下的不同类型侵蚀速率的实验材料的 包含材料的硬度和负载松弛率的预测方程。 奥卡 等人 7曾表示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作为估算侵蚀损坏的主要参数。 黛色拉 等人 8曾表示,试样的表面形貌 显示 深陨石坑和角颗粒的平均表面粗糙度 的较高价值 。 哈沙 等人 13对有色金属和非有色金属材料进行实验,发现侵蚀率与撞击粒子累计重量相反。据观察,侵蚀率最初是随着冲击颗粒累计重量增加而增加,然后达到一个稳态值。 王和杨 9表明对于韧性材料的侵蚀是由于腐蚀颗粒微切削和微耕造成的。对于像陶瓷样的脆性材料能量从腐蚀材料转移到试样。这个过程导致材料变形,裂纹萌生和
9、传播,并且引起材 料从试样表面脱落。 在本文中,在碳素钢材料的 SA210 GRA1规范管样品,目前在几乎所有的电站锅炉省煤器线圈 14,在退火和正火的条件下在 BHEL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测试认可和校准实验室)进行了测试,并发现在两种情况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符合 ASME 的要求。 表 1给出了 退火和正火 SA210 GRA1材料管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表 1.低碳钢的性能(目标材料) 目标材料 热处理条件 化学成分 / wt% 拉伸强度/MPa 屈服强度/MPa 伸长率/ C Mn Si SA 210 GrA1(N) 正火 0.19 0.41 0.21 475 330 31 SA 210 GrA1(A) 退火 0.19 0.41 0.21 425 260 39 2 实验装置 成立 这个 实验用于本研究 的 是一个喷气侵蚀试验台。 空气射流 侵蚀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1。它 是印度的 蒂鲁吉拉伯利 , BHEL 研究和开发实验室 所拥有 。 该试验台是按照 A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