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外文翻译--博客系统

    • 资源ID:134968       资源大小:6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外文翻译--博客系统

    1、中文 5289 字 博客系统 什么是博客? 中文 “博客 ”一词,源于 英文 单词 Blog/Blogger。 Blog,是 Weblog 的简称。Weblog,其实是 Web 和 Log 的组合词。 Web,指 World Wide Web,当然是指互联网 了 ; Log 的原义则是 “航海日志 ”,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合在一起来理解, Weblog 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或者简称 “网络日志 ”。 Blogger或 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 Weblog 工具的人。虽然在大陆早些时候或者台湾等地,对此概念的译名不尽相同(有的称为 “网志 ”,有的称之为 “网

    2、录 ”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统一到 “博客 ”一词上来。该词最早是在 2002 年 8 月 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来的。博客也好,网志也罢,仅仅是一种名称而已,它的本义还是逃不过 Weblog 的范围。只是,通常我们所说的 “博客 ”,既可用作名词 Blogger 或 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为的一类人;也可以作动词用(相当于英文中的 Weblog 或 blog),指博客采取的具有博客行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视觉感受到的行为,即博客们所撰写的 Blog。因此, “他 /她是一位博客,他 /她天天在博客 ”及 “博客博什么客 ?”在中文语法与逻辑上都是正确。只是不同

    3、场合的用法不同罢了。 Blog 究竟是 什么?说了半天,其实一个 Blog 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 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 Blog 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 Blog 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 Blogs 记录着 blog 个人所见、所闻、所想,还有一些 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撰写这些 Weblog 或Blog 的人就叫做 Blogger 或 Blog writer。博客存在

    4、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托管博客,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博客们只要去免费注册申请即可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是最 “多快好省 ”的方式。二是自建独立网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方兴东 建立的;三是附属博客,将自己的博客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如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这三类之间可以演变,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拥有多种 博客网站。 博客与黑客的区别 博客一词的创始人方兴东先生对于博客与 黑客 的区别有这样一段论述: 博客与黑客一样,也是 “ 知识工人 ” 的一种类型(注:这里所说的黑客,是指像 Linux 社区成员那样的生产性而非破坏性黑

    5、客)。黑客的力量与其说来自于他本人作为 “ 知识个体户 ” 的智力,不如说来自于一种组织机制。而这种组织机制 开放性、自组织、自我优化,恰恰是由知识的充分共享 源代码的开放 来保 证的。在这个意义上,黑客与其说是指人,不如说是指一种全新的知识的生产方式和交流方式。与黑客不一样的是,博客从一开始首先就是指一种网络交流方式 继 Email、 BBS、 IM(即时通讯)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一种媒体形式 自媒体( we media,或者叫 “ 个人媒体 ” )。换言之,仅从字面上讲,博客首先是指一群人,其次才是指某个人,首先是指 “ 我们 ” ,其次才是指 “ 我 ” 通过多链接的、 “ 序

    6、曲 导言 ” 式的网络日志,使“ 我 ” 成为 “ 我们 ” ,并让更多的人汇入到 “ 我们 ” 中来的 “ 我 ” 。知识共同体 ” 是他们共同的血缘。在 博客和黑客的世界里,借用邓恩的诗句来说, “ 没有人是孤岛 ” ,每个人都是同一个大地的一部分。单个的博客不是一个自足的点,而是一个知识网络上的节点。相对而言,博客比黑客更明显地表现出 “ 节点 ” 的性质来。 与黑客相比,博客的知识门槛低得多。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类迅速成长为一名博客 只要他有这个兴趣即可。博客的文本提供了不少信息,但博客本人往往可能不是作者(版权所有者),他所做的,可能仅仅是提供了一些链接而已。另外,博客的读者也可以

    7、加上自己的链接。因此,与传统媒体不一样,博客往往不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而是通过 已有或潜在(有可能被其他人加上)的链接,把注意力引向一个个 “ 他者 ” 。最重要的是,博客通过把读者引向读者自己,让读者逐渐成为作者。从知识和信息的消费者变成提供者。 博客的发展历史 博客的发展史漫长而曲折,从因特网出现伊始博客即以某种形式存在。事实上,有一个早期的网页和博客的形式很类似 站长提姆 李博纳( Tim Berners-Lee,因特网发明人)定期更新该网站及其他一系列的网站(当时的数目仅为 10 个)。后来,博客演变成一种分享个人心得及其他一些个人认为是有用信息的方式。从发展之初,博客就带有双重

    8、功能,一方 面它是很棒的在线写日志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绝佳的交流工具。而后的 1993 到 1996 年间, NCSA和网景的 “Whats New”栏目,也有着博客网站的雏形。博客真正的历史可以从90 年代中后期开始。 1998 年 Jesse James Garrett 发表在 Camworld 的网络旅行日记,是点燃博客社区之火的导火索,从此博客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1999 年8 月, Para(就是现在 B 的前身)在网上免费发布了 Blogger 软件。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还只有几打而已。结果,这样一来,如同干柴碰上烈火, 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博客队伍。博客队伍开始

    9、迅速繁衍开来。到 2000 年,博客开始成千上万涌现,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 2001 年 9月 11 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正是这场恐怖的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2004 年是博客发展的关键一年,企业思想先驱,如管理大师汤姆 彼得斯( Tom Peters)、创业家盖川崎( Guy Kawaski)等人都开始体验到博客的威力,事实 上,如今的经济类读者都必须为作品开设博客才算完整,财富、商业 2.0等全球性商业杂志也纷纷感受到博客的效用,全世界的企

    10、业都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到 2005 年全球已有 5000 万以上的人加入写博客的行列。到 2007 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一亿。虽然与 13 亿以上的网民相比,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博客的影响力,却早已超出了他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开始引起主流的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博客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除了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博客也形成声势。亚洲,包括中国也开始感受到博 客的脉动。 2002 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得到快速发展, 2005 年,博客得到规模性增长; 2006 年,中国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更是超过 3300 万个。截止到 2007 年 11 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 7282 万个,博客作者人数达 4700 万,平均近每 4 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伴随着注册数量的增多,博客以极快的速度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大众化,成为基于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并随之带来一系列新的应用,诸如博客广告、博客搜索、企业博客、移动博客、博客出版、独立域名博客等创新商业模式,在未来几年内,


    注意事项

    本文(外文翻译--博客系统)为本站会员(泛舟)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