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1 中文 2255 字 出处: GeoCongress 2008 sGeosustainability and Geohazard Mitigation. ASCE, 2008: 394-401 译文: 由隧道排水引起的地面 反应曲线 Young-jin Shin, Byoung-min Kim, Shin-in Han, In-mo Lee, Daehyeon Kim 1: 普渡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西拉法叶 : ; 2: 韩国首尔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中心 ; 3: 韩国首尔 土木工程
2、系 ,高丽大学 ; 4: 韩国首尔高丽大学 土木工程系 : inmoleekorea.ac.kr; 5: 印第安纳州交通部 ,西拉法叶 。 摘要 : 当隧道挖掘 到 地下水位以下 时 ,水流 在 隧道 中的 渗流 渗流压力将 可能会 对地层反应曲线、 隧道壁的内部压力和径向位移 有强烈的 影响, 在本文中 ,渗流作用于隧道的地下水以定量计算,对隧道的作用力以水力梯度来确定,其渗流力大小被认为是随土地覆盖深度水平分布取值,通过以上三点假设,可得到 考虑渗流力的稳态地面反应曲线 (GRC)力 通过挖掘墙 作用在隧道墙 上 。 这种渗透 压力将大大的影响周围围岩,
3、 围岩的变化是符合 收敛约束法 理论 的,其变化 由三个元素组成 :纵向变形 曲线 、地层 反应曲线 和支撑特性曲线 。 简介 : 当隧道挖掘 到 地下水位以下 时,地下水可能流 入隧道 。因此会因为渗流力对2 隧道的影响而影响到地面,隧道对地面的影响可以理解为符合 收敛约束法 理论 的。这种方法 是基于 为 控制隧道面 位移而在隧道面设置支护结构的 原理。 收敛约束 方法基于三个要素 : 纵向变形 、 地面的反应 曲线 、 支护 特性曲线 。 假设 只产生纵向变形而没有 隧道横断面上 垂直于隧道面 的位移 ,根据支护特性曲线描述,压力随着径向位
4、移的增大 而增加。最后 groasesund反应曲线显示了 径向位移随其 日益增长的趋势 , 隧道地下水位以下引发额外的渗流压力 (Shin et al .,2007), 以及 渗流力 可能会 对 地上反应曲线有强烈的影响。 先前由斯蒂莱 (1989), wang(1994), Carranza-Torres(2002), Sharan(2003), 和Oreste(2003)研究的地面 反应曲线 并没有考虑渗流力的影响, Muir Wood (1975),Curtis (1976), Atkinson (1983), Schweiger (1991),Fernandez and
5、Alveradez (1994), Fernandez (1994), Lee and Nam (2001), Bobet(2003), Shin et al. (2005).研究了渗流力对隧道面或支护系统的影响。 Lee et al(2007)对地面反应曲线做了简要分析。然而,还没 有用数理解决的在渗流力影响下的反应曲线。 在这项研究中 , 基于这些先前的研究 , 考虑渗流力作用的地面反应曲线的理论研究方案诞生。 考虑渗流力作用的反应曲线理论解 : 压力理论解决方案: 假设土壤为各向同性、均匀的渗透性介质,同样, 在这项研究中 采用 摩尔 -库
6、仑屈服准则 的 线性弹塑性模型 ,其作用如下图 1: 1 =k3 +( k-1) ( 1) 1 表示第一主应力 , 3 表示小主应力 , k=tan2(45。 + /2), = c/tan, K 和 是摩尔库伦的常量, c 为粘聚力, 为内摩擦角 3 图 1:基于摩尔 -库伦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模型 图 2:无限空间圆孔受力状态 图 2 是一个半径 r0和 k0=1 的圆孔在半无限土体内收的静水压力图。 0 表示隧道外表面受到的径向压力, pi(k0表示 有效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的比值 ) 考虑所有的压力 作用在一个无穷小以 以 abcd 单位厚度 的圆形隧道中如图 3, 当它很小时,径向力平衡, r 和 可表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