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DF外文:http:/ 2937 字 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学生姓名 : 学 院 : 土木工程学院 系 别: 建筑工程系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
2、班 级: 指导教师 : 2 外文翻译及原文 摘自: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Volume 59,Number 1,January 2003 受弯钢框架结点在变化轴向 荷载和侧向位移的作用下的周期性行为 摘要 这篇论文讨论的是在变化的轴向荷载和侧向位移的作用下,接受测试的四种受弯钢结点的周期性行为。梁的试样由变截面梁,翼缘以及纵向的加劲肋组成。受测试样加载轴向荷载和侧向 位移用以模拟侧
3、向荷载对组合梁抗弯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在旋转角度超过 0.03 弧度后经历了从塑性到延性的变化。纵向加劲肋的存在帮助传递轴向荷载以及延缓腹板的局部弯曲。 1、 引言 为了评价变截面梁( RBS)结点在轴向荷载和侧向位移下的结构性能,对四个全尺寸的样品进行了测试。这些测试打算评价为旧金山展览中心扩建设计的受弯结点在满足设计基本地震等级( DBE)和最大可能地震等级( MCE)下的性能。基于上述而做的对 RBS 受弯结点的研究指出 RBS 形式的结点能够获得超过 0.03 弧度的旋转角度。然而,有人对于这些结点在轴向 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质量提出了
4、怀疑。 旧金山展览中心扩建工程是一个 3 层构造,并以钢受弯框架作为基本的侧向力抵抗系统。 Fig.1 是一幅三维透视图。建筑的总标高为展览厅屋顶的最高点,大致是 35.36m( 116ft)。展览厅天花板的高度是 8.23m( 27ft),层高为 11.43m( 37.5ft)。建筑物按照 1997 统一建筑规范设计。 框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四个东西走向的受弯框架,每个电梯塔边各一个;四个走向的受弯框架,在每个楼梯和电梯井各一个的;整体分布在建筑物的东西两侧。考虑到层高的影响,提出了双梁抗 弯框架系统的观念。 通过连接大梁, 受弯框架系统的
5、抵抗荷载的行为转化为结构 倾覆力矩 3 部分地被梁系统的轴向压缩 -拉伸分担,而不是仅仅通过梁的弯曲。结果,达到了一个刚性侧向荷载抵抗系统。竖向部分与梁以 联结杆 的形式连接。联结杆在结构中模拟偏心 刚性构架 并起到与其相同的作用。通常地联结杆都很短,并有很大的剪弯比。 在地震类荷载的作用下, CGMRFS 梁的最终弯矩将考虑到可变轴向力的影响。梁中的轴向力是切向力连续积累的结果。 2 CGMRF 的解析模型 非线性静力推出器模型是以典型的单间 CGMRF 模板为指导。图 2 展示了模型的 尺寸规格 和多个部分。 翼缘板 尺寸为 28
6、.5mm 254mm( 1 1/8in 10in),腹板尺寸为 9.5mm 476mm( 3/8in 18 3/4in)。推进器模型中运用了 SAP 2000 计算机程序。框架的特色是全约束( FR)。 FR 受弯框架是一种由结点应变引起的挠度不超过 侧向挠度 的 5%的框架。这个 5%仅与 梁 -柱应变有关,而与柱底板区应变引起的框架应变无关。 模型通过屈服应力和匹配强度的期望值来运行。这些值各自为 372Mpa( 54ksi)和 518Mpa( 75ksi)。 Fig.3 显示了塑性铰的荷载 -应变行为是通过建筑物地震恢复的 NEHRP 指标以广义曲线的形式逼近的。 y 以 E
7、ps5.1 和5.2 为基底运算,如下: P-M 铰合线 荷载 -应变模型上的点 C, D 和 E 的取值如表 5.4 y 以 0.01rad 为幅度 取值见表 5.8。切变 铰合线 荷载 -应变模型点 C, D 和 E取值见表 5.8。对于连续梁,假定两个模型点 B 和 C 之间的形变硬化比有 3%的弹性比。 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弯矩与轴向荷载之间的相互关系 CEM 是期望弯矩强度, RBSZ 是 RBS 塑性模量, yeF 是材料的屈服强度,P 是梁中的轴向力,yeP是 RBS 屈服力,等于gA yeF。梁的最终弯曲能力和模型的连续行见图 1。 Fig.4 定性的给出了侧向荷载下的 CGMRF 中的弯矩,切应力和正应力的分布。其中切应力和正应力对梁的影响要小于弯矩的作用,尽管他们必须在设计中加以考虑。内力分布图解见 Fig.5,可见,弹性范围和非弹性范围的内力行为基本相同。内力的比值将随框架的屈服和内力的重分布的变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