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4720 字 运输和物流 行业的成本动因分析 Zoltn Bokor 收稿时间 2009-09-03 出处: Periodica Polytechnica 38/1 (2010) 1317 Zoltn Bokor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Economics, BME, Bertalan L. u. 2. H-1111 Budapest, Hungary e-mail: zbokorkgazd.bme.hu 摘 要: 改进成本计算方法
2、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在 运输和物流业务 也是一个现实的挑战。为了减少财政 问题 , 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这些部门 决定 采用发展 日趋成熟的 成本技术 方法去应对,例如作业成本法。然而这种计算方法需要使用像成本动因这样的、 确定适用的性能测试 的指标。成本动因分析是作业成本法的重要元素,是成本分配的基础。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在 运输和物流 行业构建一个良好 的 成本动因分析 理论框架 。在 定义 了 相关的这些措施在运输过程中成本动因的范围 ,进 行 物流成本审查 。对动因的选择方法 进行了描述 ,并通过实证结果。 本文的 主要结论 是成本动因分析在物流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 将被 广泛使
3、用 ,用数学的方法 发挥它的作用。 相关性、回归计数 法和层次分析法 (AHP) 已经被 公认为能让 制造成本 动因 选择更可靠 的方法 。 关键词: 成本动因 ;运输 ;物流管理 承诺: 这项工作是关于科研课题“素质导向及协调发展的 R+ D + I 策略的研究和功能模型的创建”的项目。这个项目受到新匈牙利发展计划支持的。 ( ID 是 : TMOP-4.2.1/B-09/1/KMR-2010-0002) 1 概论 运输和物流公司要花费相当的资源来确认、计量和理解成本及其产生的原因的性质。成本动因的因素可以定
4、义为成本产生的原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在一个机构或者一个过程中发生的原因。成本动因分析是测试、量化和解释成本动因和间接费用分配之间的因果关系 为了获取更多的准确和有用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 (ABC) 应运而生,该法需要对多个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运用。在作业成本法下分配间接费用时,利润对象 (产品或服务动因 )承担的费用为成本动因决定成本对象所耗用的资源。然后成本按比例对费用对象根据成本动因需求进行分配。 然而,准 确选择成本动因是实现作业成本核算系统优势的关键。因此,应该特别注意给予准确的阐述这些动因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技术相关的费用及其描述商务区指
5、标是被仿制和根据选定的方法评价。 为使改进的成本核算系统顺利运行,公司需要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选择过程包括测试成本项目指标和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成本动因,甚至可以详尽的表达动因的量化关系。有关成本项目的可供选择的动因,至少有一个或者常常是一系列成本动因的集合。所以作业成本法下核算成本需要在众多成本动因中做出有利的选择。可供选择的备选动因的数量和复杂性是对决策者做出决策的挑 战。 作业成本法也能够适应运输和物流行业的特点(考虑到作业成本法首先可以应用于制造业) 。 当有足够的数据或估计方法使用的时候,成本分配的问题就能够被克服。在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之前需要解释下为什么运用
6、成本动因分析理论和使用作业成本法分配费用很重要 不仅是在制造业,甚至是运输 /物流行业都很重要。 2 运输与物流业务相关的成本动因 运输 /物流公司正面临着在消耗有限资源的情况下需要提高运营效率经营管理问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已经变得难以克服。如果业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技术过程相关信息容易获取,那么使程序适用于解 决这类问题将会使得决策的制定变得更为可靠。改进物流运输成本的核心理念包括另外的与技术相关的信息,即精确量化的成本动因,使之能够准确地计算。 像这样对利润对象通过科学的方法 作业成本法而不是传统方法将间接费用作的分配,是解决任何情形的钥匙。 图
7、表 1.展示了包含成本动因的运作模式,同时也是运输和物流行业在作业成本法下的模型。成本元素不能直接分配给基本运输和物流服务(例如利润对象),应该分配给参与制造的对象。信息系统传递为每一个个体传递成本动因指标。这就使得它能够为费用主体或者项目精确计算价格 (变量平均成本 )。通 过确切的利润主体和增加的直接费用消耗并转化为利润之后,提供运输 /物流服务或产品的主要成本将会显现出来。如果收入的数值可以达到这一会计边际利润,那么利润对象也是可以分析的。 当汇总时,基本原始成本和保证金也会被列入考虑的范畴在计算之内。 作业成本法下核心公式(模型)如下: Cpo = Cdx +
8、cay Pay iay (1) 注: Cpo:原始成本利润的对象; Cd: 直接费用; ca: 一个特定的物流活动的内部价格 (平均可变成本 ); Pa: 一个特定的物流活动的变现形式(成本动因指标); Ia: 某此具体的活动中利润对象的消费利润率 指数 x 经过与利润对象相关的直接成本涉税项目,同时指数 y 经过公式参与于其价值链上。这里的成本动因的作用可以弄得很清楚:一方面,它们有助于提炼分析出成本结构(由分离固定和
9、可变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有可能为具体的作业计算会计价格变动成本(因此现在的做法可以使其变现流动)。因此,运用进行的因果关系分配运输和物流服务的成本的基础。有时间接成本作业 (活动 )也有可能需要成本动因指标来分析核算。当会计系统是不能精确分配资源耗费的情况是:需要用到一、二级成本动因。第一阶段 (或资源 )动 因关系到间接资源成本和活动而二阶段 (或活动 )动因与直接成本相关且和利润对象相关。 3 成本动因的选择方法 旨在比较研究作业成本法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实际应用产生的结论是:没有统一的选取成本动因的方法。实践的方法因为所属的行业和领域而异,然而这些在不同国家实现的
10、差异也是可以观察到的。 适用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方向: 方法一:基于统计学理论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 ); 方法二:基于运筹学理论层次分析法 (AHP), 在第一种情况下声音数据的基础上 ,详细成本和性能应当具备时间序列。一般情况下,长时间序列可以用更 精确估计性价比关系的推导。 在参考时间间隔内,所有的直接费用进行各种各样的回归功能 :时间序列的直接费用和绩效指标是耦合于被考察的时间范围。进行了计算各性能指标另行规定。为了使展现的每一作业都是相关的( R2)。成本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然后通过适当的回归分析。当足够多
11、的作业是值得进行审查分组时,为了通过找到一般性能指标 (如联合成本动因 )的组简化其选择过程。自然的组合可能会导致更糟的是相关的价值观。按照经验计算最终由于丧失这种简化的条件,编制的评估报表的可靠性 小 于 10%。 从大量可选的动因里选择恰当的成本动因是人类判断主要依据 ,使用简单的会计技术或更复杂的来源于同级的相关技术是理论支撑。这些方法是有限的 ,正如他们不可能定下决策的标准一样。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可能是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该法是一种用于决策的情况 ,包括从一个或多个决策中选择,即按照多个判定标准从几个候选人选择的基础上确定选择。研究表明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助于达到一致性的选择问题的解决 ,这个决策标准的确定来源于个人职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