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文原文:http:/ 中文 2580字 旋风分离器对称蜗管进口的实验室研发 Bingtao Zhao, Henggen Shen, Yanming Kang 出处: Powder Technology 145 (2004) 47 50 摘要 : 设计三种具有不同几何形状进口的旋风分离器 ,一种是传统的单一切向进口 (CTSI),一种是对称的直蜗管进口 (DSSI),还有一种是对称的收敛蜗管进口 (CSSI)。进口类型对旋风分离器工作特性的效果 ,包括收集效率和压降 ,本文研究并比较其与粒子大小和流速的关系 。 实验结果表明对称的蜗管进口 (SSI),尤其是
2、 CSSI 形状进口 ,随着新增的可忽略压降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对收集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 另外 ,收集效率和压降的研究结果也包括试验数据和理论模型之间的比较 。 关键字 :旋风分离器 ;对称的蜗管进口 ;收集效率 ;压降。 介绍: 旋风分离器广泛应用于空气污染控制领域,为含悬浮微粒气体进行气 固分离等工业应用 1。由于其制造简单 ,操作成本低 ,和对极端的苛刻条件的适应性好 ,因此无论是应用在工程上还是 操作过程 上旋风分离器成为最主要的除尘装置之一。然而 ,越来越多的提倡环境保护,气 固分离都强调应该分离出最大量的微尘粒子。 为达到这个要求
3、,旋风分离器几何学和性能的改善要比替换可更换件来得重要。许多专家认为扩大旋风室是提高旋风分离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通过引进新设计的进口与操作变量 。 这包括对一台分离试样的旋风分离器的装有多个进口叶片的分馏器的测试并结合其他的研究 2 ,德奥特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预算小型圆柱多谐振荡器旋风分离器的收集效率 3 ,穆尔和麦克法伦以莱普勒的典型几何学为基准测试一个有多个进口的旋风分离器 4 ,高塔姆和斯蒂纳斯设计和测试一个可换气的多进口旋风分离器取样器的最小方向偏差 5 ,通过分离后的清洁空气来比较一个双进 口旋风分离器的性能6 。 在本文中 ,介绍了一些形状研究员设计的不同形状进口的新式进口 ,和它
4、们对旋风分离器的性能效果的实验性研究 。 试验性的研究 三种具有不同几何形状进口的旋风分离器 ,包括传统的单一切向进口 (CTSI),对称的直蜗管进口 (DSSI),和对称的收敛蜗管进口 (CSSI),已经研制出了。它们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见 Fig1和 Table为了测试不同的进口类型所带来的效果 ,其它的尺寸设计完全相同 ,仅进口的几何形状不同。 1 Fig.1 旋风分离器形状示意图: (a) Model A 传统的单一切向进口 (b) Model B 对称的收敛蜗管进口 (c) Model C 对称的收敛蜗管进口。 .
5、 Table 1:旋风分离器尺寸统计:(单位 mm) Fig.2:试验结构系统示意图 图所示为实验系统机构 。 压降是由接在旋风分离器进口和出口管的两压力计测量的 。 通过一数字微压计 (SINAP ,压差 1000-IIIC )读得。收集效率是通过微颗粒大小分析器 (SPSI,LKY -2)所得粒度分布计算的。由于 Model B,C具有一样对称的进口 ,所以组合式旋风分离器各进口的流速是相等的。并且流速可由阀来控 制 ;运行条件也相同 ,将浓度为 5.0g/m3的粒子用双喷管螺旋给料机喂到进口管中
6、。固体颗粒为滑石粉核心密度的 2700kg/m3,按原标准尺寸分配 ,平均直径的 5.97Am,几何偏差为 2.08。 在这次测试过程中平均大气压 ,环境温度 ,和相对湿度分别是 99.93kPa,293K,75%。 结果和讨论 2 3.1 收集效率 图 3显示所测量的旋风分离器总效率与流速或者进口速度的关系 。 正如预料的那样收集效率随进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 然而 ,Model B Model C两旋风分离器有着对称的蜗管进口 ,在同一进口速度下 ,两者的总 效率永远要高于传统的单一切向进口旋风分离器 (Model A),特别是有 CSSI的旋风分离
7、器 (Model C)的总效率最高 。 在测试给定的相同速度条件下 ,通过改善进口几何形状所带来的旋风分离器总效率的增加率分别为 0.15 1.15%和 0.40 2.40%。 图 4(a) (d) 比较不同进口类型的旋风分离器的分级收集效率。在进口速度分别为 11.99,16.04,20.18,和 23.85m/s时的流速分别为 388.34,519.80,653.67,和 772.62 m3/h。可见 ,旋风分离器的摩擦效率随粒子大小的增加 而增加 。 所有旋风分离器的分级收集效率曲线都呈 S形 。 DSSI(Model b)和 CSSI(Model c)旋风分离器的摩擦效率分
8、别比 CTSI旋风分离器 (Model a)大 2 10%,5 20%。 这表明进口的几何形状对旋风分离器的收集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 进入有对称的蜗管进口的旋风分离器 (Model B和 C)的粒子容易聚集在旋风分离器壁上 ,因为粒子只能移动很短的位移 ,尤其 CSSI(Model C)改变了粒子分布浓度并使粒子在进入旋风分离器的筒体前就从气体中分离了出来 .图 5根据传统的理论 7 11比较了流速为 653.67m3/h(进口速度为 20.18m/s)时的试验数据 。 很明显 ,以 Mothes /Loffler模型 Iozia/ Leith 理论得出的效率曲线比其它的学说所得的曲线更符合
9、试验结果 。 这些结果与研究进行经过 Dirgo、 Leith 和 Xiang 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 Fig.3 不同进口速度下旋风分离器的总效率 比较表明有些模型可以推断一个还没有公开的理论结果。但是现有的试验数据理论还不足以推断出流态和粒子浓度分布的变化是对称的蜗管进口对旋风分离器性能产生的效果。为了更清楚地验证对称的蜗管进口对旋风 分离器性能的作用效果 ,再看图 6,表示随着流速或进口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各个模型的 50%切截尺寸。在相同进口速度下 model c和 model b的 50%切截尺寸比 model a要低 。 与进口速度的减少一样 ,50%切截尺寸也是近似呈线性减少的 。 例如,当进口速度为 20.18m/s时 ,50%切截尺寸的减少率由 model b的 9.88%和 model c的 24.62%决定。这表明新型进口可以促进旋风分离器的收集效率 。 3.2.压降 旋风分离器得压差数值通常表示为一定数量的气体入口速度压头高度差,用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