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 2012 届 ) (外 文 翻 译) 题 目 : 我国石油进出口现状与问题分析 学 院 :_商学院 _ 专 业 :_国际经济与贸易 _ 1 原文题目: 中国的石油出口和价格 作者: 若昂里卡多法利亚 原文出处 : 学院经济学的讨论文件,第 08,12,提供合作:肯特大学 中国 出口和 石油 价格 在新世界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石油价格的上涨是最实质性,而不是一个临 时加息的情况。评论家认为高油价是停留在一个位置。这个说法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是推动增加对石油的需求和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然而,鉴于中国是一个石油进口国,这就增加了石油价格,对于
2、中国石油的出口扩张增加生产成本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但根据数据检测现实,这样的结果 似乎并没有发生。 相反, 中国的 石油出口没有受到石油价格 提高 的影响 。 另一个程式化的事实是,在洛迪克( 2006)中国的石油出口占世界的比例也越来越多的被讨论。肖特( 2005)为一种相关的方法。根据赖( 2004)中国对外贸易成功在经济方面的市场 化改革,恰当的汇率和贸易政策,并积极参与外商企业投资。 2 张和张( 2005)表明,随着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占有着 6%的全球贸易,在 2002 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国。这是一
3、个惊人的有关成功方面的产出增长率的数据。 1980 以来中国平均增长率每年约 10%。中国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平均 11.45%在 1991 年至 2003 年期间。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事实有关中国在出口方面的扩张,产量和石油价格的价格都得到增长。我们的假设 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石油价格上涨背后的强大驱动力。然而,由于弹性的劳动力供给,由于中国经济市场上大量储备的劳动力,石油价格的上涨损害中国出口能力的程度低于对它的竞争对手所造成的损害。中国石油出口的快速扩张在另一方面又必须与当前的现象结合到一起。 竞争力作为洛迪克( 2006)措施进步完善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
4、看出,石油价格和中国的出口增加时间也有关。当然,也有其他可能原因来解释这个问题,比如同时增加中国出口和石油的价格。例如,另一个假设,与假设正好对应的是中国出口并不是能源密集型,石油也不会是一个重要 的投入和生产对象。因此,在石油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方面,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并不大。这一假设石油有意义不是本文讨论的对象。我们的目的是测试这个想法,中国的经济增长对油价的影响,同时影响其出口的竞争对手,因为我们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艾肯格林等证据支持这一假说。( 2004 年),这表明中国出口的东西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市场,跟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是一样的。罗兰 - 霍尔斯特和 Weiss( 2
5、005)发现,中国出口的产品削弱了亚洲其他国家在美国和日本区域的市场份额,这从拉尔和 Albaladejo( 2004) 也可以看出来。菲尔普斯( 2004)认为,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因为经济欠发达,尤 2 其是像拉丁美洲,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有害的,因为中国的竞争导致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减少拉丁美洲的比较优势。 中国出口优势的另一个因素是在于生产力资源虫族。小弟,小钟( 2004)显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形式在出口商品中占了最大的比例,在中国的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几乎都可以无限制的供应。 labor.5 一个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含义是,中国可以大幅提高其在出口部门的劳动人口的就业率,工资并不会提高。因为,
6、在出口部门提高生产率的结果是不太可能提高工资的 ,大幅度增加出口和竞争力的供应。因此,生产率的外生因素,比如采用国外技术或外国直接投资,对产出的增长和出口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反过来又导致石油价格上涨,这样有助于解释油价和中国的出口。 我们提出了一个程式化的理论模型,考虑到所有的这些因素。该模型能够解释如何在外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 TFP),可以生成一个中国经济增长和石油价格之间的正相关。然后,我们估计中国出口的理论模型减少的形式方程模型研究经验的影响。这个公式考虑到罗德瑞克( 2006)( expy)开发竞争力的措施,与石油价格,生产率,实时汇率,和国外的 工业生产。我们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 ARDL)方法提供的灵活性,解释 1992-2005 年期间每月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估计油价系数和 expy 产生非常大的正面价值观。根据模型的数据,从而为我们的猜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于劳动生产率也有积极作用,与理论保持了一致。为负值的实际汇率也与理论的验证也一致,而国外工业收入的影响虽然是积极的,但却影响力却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