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系: 机械工程 系 专 业: 土木工程 姓 名: 学 号: 外文出处 :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附 件: 1.外 文资料翻译译文; 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语: 袁洲同学完成的外文翻译内容基本完整,语句较通顺、 表达较清晰、格式较规范,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 签名: 年 月 日 注: 请将该封面与附件装订成册。 (用外文写 )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8-2 简支梁布局 一个简单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两个 危险截面 控制: 最大弯矩截面 和 端截面 。这两部分 设计 好之后,中 间 截面 一定要单
2、独检查,必要时其他部位也要单独调查。最大 弯矩截面在以下两种荷载阶段为控制情况,即传递时梁受 最小弯矩 MG 的 初始阶段 和最大设计 弯矩 MT时的工作荷载 阶段。 而端截面则 由 抗剪强度、支承垫板、锚头间距和千斤顶净空所需要的面积来决定 。所有的中间 截面 是由一个或多个上述要求,根 它们与上述两种危险截面 的距离来控制。 对于后张构件的一种常见的布置方式是在最大弯矩截面采用诸如 I 形或 T 形的截面,而在接近梁端处逐渐过渡到简单的矩形截面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后张构件的端块 。 对于用长线法生产的先张构件, 为了便于生产, 全部只用一 种等截面,其截面形状则可以为 I 形 、 双
3、 T 形 或空心的 。在第 5 、 6 和 7 章节中 已经阐明了个别截面的设计,下面论述简支梁钢索的总布置 。 梁的布置可以用变化混凝土和钢筋的办法来调整 。 混凝土的截面在高度、宽度、形状和梁底面或者顶面的曲率方面都可以有变化。而钢筋只在面积方面有所变化,不过在相对于混凝土重心轴线的位置方面却多半可以有变化。 通过调整这些 变化因素 , 布置方案 可能 有 许多组合 ,以适应不同 的荷载情况 。 这一点是与 钢筋混凝土梁是完全不同的,在 钢筋混凝土梁 的 通常 布置中, 不是一个统一的矩形截面 便是 一个统一的 T 形, 而钢筋的位 置总是布置得尽量靠底面纤维 。 首先考虑 先张 梁,如图
4、 8-7, 这里最好采用直线钢索 ,因为 它 们在 两 个 台座之间加力比较容易 。我们 先 从 图 ( a) 的等截面直梁的直线钢索 开始 讨论 。 这样的 布置 都很简单,但这样一 来 , 就 不 是很经济 的设计 了 ,因为跨中和 梁端的要求 会产生冲突 。通常发生在跨度中央的最大弯矩截面中的钢索,最好尽量放低, 以便尽可能提供最大力臂 而提供最大的 内部抵制 力矩。 当 跨度中央的梁自重弯矩 MG 相当大时,就可以 把 c.g.s 布置在截面核心范围以下很远的地方 , 而不致在传递时在顶部纤维中引起拉应力 。 然而对于梁端截面却有一套完全不 同的要求。由于在梁端没有外力矩, 因为 在
5、最后 的时 刻,安排 钢索 要 以 c.g.s 与 c.g.c 在结束区段一致,如此同样地获得 克服 压力分配 的方法 。无论如何,如果张应力在最后不 能承受 ,放置 c.g.s. 是必需紧排的,而且紧排的不能太远,避免张拉应力超过应力允许值。 图 8-7 布局预应力梁 同时满足跨中和 梁端两种截面 的布局需求这是不可能的, 举例来说, 如( a ) ,如果 c.g.s.全 都放在核心下界处 , 那么这对梁端截面来说,已经是容许的最低点 ,面对跨中截面来说,则还没有达到足够大的力矩臂来提供令人满意的内部 抵抗力矩 。 如果 c.g.s.紧排在下面位置, 在中跨处 的 抵抗 力就可以达到要求了
6、,但是最后压力分配将 不太容易 ,此外,过 大的反挠度 也 可能导致这样的布局,由于预应力在整个光纤内受到负面弯曲。尽管有这些 不对的地方 , 但 这往往是 最 简单的 布局 ,特别是一些短跨。 对于 直线钢索等截面的混凝土梁 ,有可能获得比( a)更理想的 布置 , 只要变化一下梁的底面形状 ,如在图 8-7 里的( b )和( c ) ; ( b) 中的底面是折线的 ,而( c ) 中则是弧线的 。对于这两种 布置 ,对 c.g.s.在跨中可以尽量 放在 低的 位置,而在两端可以保持 c.g.s 不变, 如 果 梁的底面可以任意改动 ,这样 就 有可能获得最适合 于荷载情况的曲线 。举例来说,一个抛物线 底 面 最 适合 于匀布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