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翻译 译文: 俄罗斯经济转型期的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节选) 作者:保罗 .缪林 MOCT-MOST5: 53-70 1992 年 1 月,俄罗斯开始实施所谓“大爆炸”(休克疗法)模式的激进的经济转型。该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三个力量的快速和同时活化作用上,即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这个合并策略的预期效果是在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工业调整和国外竞争的刺激下,积极地反映总供给。主要会从三个方面控制缓解过度的直接的通货膨胀压力: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作用来影响市场价格;通过开放的汇率制度的经常 性往来帐户的名义锚效应影响;而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财政政策来对货币供应量和预算支
2、出额进行制约。在俄罗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后果,在转型的初期阶段,产量下降和通货膨胀的情况并没有排除。同时,这个阶段预期又是健康的,因为它会关注那些生产不需要产品的过时的商品生产企业,而短期内,市场力量又会快速地促使解放的资源用于新私有化和高效率的部门。 “大爆炸”模式的政治理论基础是 1991 年底的一个事实,即苏联的解体为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创造了必要和独特的条件,时间对于改革者来说是一种缺乏而珍贵的资源。这个机会的窗口有可能随时 关闭,为了保证经济变革过程的不可逆性,俄罗斯认为只有“大爆炸”模式能够引进一开始所需要的变化。 表面上,政治理论基础强于经济理论基础,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些走
3、施加了政治考虑的路线和步调的经济改革,很少产生预定的效果。事实上,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三年多过程的观察,我们无法避免地感到深深的不安。从 1992 年到 1994 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 12%的速度下降,物价水平几乎上涨到了 1992 年水平的 40 倍,预算赤字从国民生产总值的 4%飙升到了15%。家庭和企业的金融性资产实质上都被粉碎了,卢布的汇率贬值超过了 10 倍,并 且境外帐户和外债大大恶化到了危险的程度。在这样的一个戏剧性的宏观经济情况下,公开失业率的增加少于本来的预期,然而,这完全不是一个好消息,这确实地翻印了继续生存体系中直接援助的某个组成部分,通过保持高的隐蔽性失业率来变相地体
4、现自己。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归结于俄罗斯当局没有能力及时地建立一个社会安全网,来解放零边际生产率的工人,和允许工人建立的工业体系,从而实现更有效率的劳动力比率。实际上,这意味着,俄罗斯还没有进行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私有化迄今为止尚未对资源的有效率的重新分配作出重大的贡献。 一些分析师给了 这些消极负面的事态发展一个直截了当的解释,他们认为,自由化、私有化正确的提出和发挥了他们的作用,但是稳定化的部分应该阻止或减弱前两股力量运作时的不平稳,而不是一贯的被追求。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宽松。这反过来又使通货膨胀偏差在经济强劲时期,减少了对公共事业改组的刺激,责成国家通过资助中央银行信贷和虚弱的财政执法来
5、干 2 预对他们的支持。因此,国家被迫进行敢于来增加人民的收入。如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款项和对粮食、能源等一些基本商品的价格进行持续的补贴。这破坏了预算纪律的任何可能性,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后,把国家带到了 恶性通货膨胀的边缘。分析师们诊断得出的治疗建议是一致的,包括在本质上大幅度地降低货币供应量和实行严格的控制预算支出。为了配合这些操作,卢布的汇率变化应该盯住美元。“为了给稳定化进程提供一个重要的名义锚,不仅仅通过它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而且还通过其规律来影响政府和央行的宏观经济政策”。 面对在过去三年里俄罗斯产品输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所未有的下降,一些经济分析师现在已经开始研究替代方法去
6、解释这些事件的原因。而通过这种想法: 产生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衰退的同时因素的范围必须扩大到包括成本因素和累计实际需 求波动的影响。 应该对于在以下区域的重要的结构性节机构,如管理能力和金融机构设施,松散效率的后果给予充分的重视。 因此,对于限制性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治疗应更为严格,并要求主管当局对这些结构性节采取果断的行动。 本文中,我们将会根据另一种替代性解释,尤其是侧重于那些与常规分析员共同提到的不同的某些货币政策失误,重新考虑俄罗斯将来的经济发展。这个回顾也表明仅靠市场力量无法生成新的工业结构,这仍然是要经济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想取得这一结果有必要采取几项具体行动,其中包括建立高效的银
7、行体系和金融部门看来是必不可 少的。文章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进程中令人不满意的情况和目前事态的发展。提出了恢复经济的几条建议。 过去的教训和将来的议程 迄今为止的事实告诉我们,总体战略失败的原因是期望光靠市场力量和政策措施就可以促使结构调整。在一个体制和管理都尚未完善的体系中,贸易自由化进程并不能启动宏伟的新古典主义的弹性,而且缺乏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不能给予任何经济内容的私有化进程。创造性破坏的压力使得在几个世纪里形成的现代西方经济的结构不会在短短几年内由于刺激而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如今的俄罗斯经济正徘徊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衡点上,因 为他的特点正是一个分配非常不当和资源无法有效利用,所以必
8、须立即放弃这个战略。 在 1988-1990 年间,俄罗斯银行系统参与了按苏联的水平进行的机构改革的整个过程,在1990 年年底俄罗斯通过的本国的银行法,是建立在自主开发的银行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法律形成的机构设置是一个传统的两层体系,中央银行主要是负责发行货币,财务和资金,监督以及再融资的银行部门。商业银行贷款给企业的任务是越来越多,尤其是设立联合股份公司。业务上,所有这些银行都是常规普通的银行,也就是说,他们都可以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的借贷业务。这种结构 从制度上来说是正确的,有着许多功能性的特点。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主体规则和条例还都不完善,尤其是缺少关于这方面的最低标准的银行会计,这
9、使得俄罗斯中央银行不能有效的实施对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融资过程,因为缺乏金融资产3 而受到阻碍,通常会构成这些抵押品:商业票据和政府证券。特别是如果没有后者,会使融资国库发生系统性的通货膨胀。此外,也还没有真正的支付和结算系统,这使得该系统高度分割,还会阻碍出现一个高效率的银行市场。 商业银行也遭受到了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结构和功能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罗斯系统 出现的特点这一原罪所引发的后果。 1989-1991 年在 CBR 登记的几乎所有的银行,公共机构或者公共机构式的,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金融机构,这将能够使他们收集他们所产生的存款,并延伸到他们所需要的部分,这产生了独特的
10、情况,即成了数量有限的法人为主要股东、存款人和借款人的银行。 在这些领域有效地进行干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因为它意味着校准混合行动的政策和机构。如果俄罗斯当局最终能够认识到工业的结构调整是一个能够成功转型的关键变量,执行这项任务就可能会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光靠自由化和私有化,甚至是在 框架内的限制性的货币政策都是不够的。而必要的条件是建立能够执行革命原则的体系、方法和政策,如货币和信贷,作为索赔的真正资源是稀缺的资产,它的使用比例不足时就必须支付价格。 反过来,建立这样的机构、方法和政策,将极大地推动一个适当的和一致的流量技术来援助西部,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不幸的是,目前这些机构所追求的业务战略主要是基于资本转移,引进外资可以可以弥补像俄罗斯这样一个结构转型的大国的财政缺口这件事是值得人们怀疑的。 资金流量应 伴随着 有技术援助的倡议能够产生的内在力量 所 需要掌握 的 整体经济的进程 。 这将加强资金转 移的边际生产率,并逐步 将 财政 压力 的规模 控制回 西方社会负担得起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