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外文译文 节选自 (美) C.A.霍尔特 电子电路 数字与模拟 下册 1 .1 基本放大器 研究 放大器,我们首先分析图 1.1 的电路,它包含一个偏置于放大区的NPN 晶体管。虽然基区宽度 W 是集电极电压的函数,但为了使讨论尽可能简化,将忽略这个次要的效应。因此, IES 和 aF 看作常数。符号在这里以及整个这本书中,采用标准符号表示电流和电压。电流为 iB 为 iB=IB+ib 图 1.1 当 Vi 为零时,图 1.1 的电路叫做静态,即处于休止状态,静态基极电流为IB;当 Vi 不为零时,总电流 iB 与静态值之差为 ib。 符号 ib 表示增量电流,也称为 ib 的信号分量。
2、注意: iB , IB , ib 的习惯参考方向均以流入器件的 B 端为正。 VBE 表示从基极 B 到发射极 E 的电压降,同样把它写成静态电压 VBE 和增量电压 Vbe 之和。图 121 电路中 Vbe 就是 Vi。总之,小写字母带大写下标表示各总电流和总电压;大写字母带大写下标表示各静态量;小写字母带小写下标用于各增量变量。不特别声明,电流参考方向均以流入器件为正。电压参考方向用双下标, 或象图 2.1 中 Vo 那样用正负符号表示时,则 Q 点的电压和电流均指静态量。 图 1.1 2 运算放大器 除前一章讨论过的共射、共集和共基电路以外,还有另一种特别重要的基本组态,这就是差分放大器
3、。它有两个信号电压输入瑞和一个正比于输入信号差值的输出端。常常,从提供负反馈的分压网络上提取输出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输入电压;而有时,一个输入端甘脆接地。在这两种情况下,差分放大器都变成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单端放大器。 我们将看到,差分放大器可以处理较大的信号而没有过大的非线性失真,而且这个较大的动态范围是它的众多特性之 一。由于偏流不大时输入阻抗为中到高阻抗,所以信号源负载不会过重。在低频工作 (包括直流 )是可能的。其电路结构特别适合子集成电路制造,因而多数线性集成电路包含一级或多级差分放大器。这类电路的实例有:模拟计算机网络、单片稳压器、视频放大器、模拟比较器和运算放大器。在本章和后续几
4、聋中把运算放大 2E 的多功能性和通用性作重点是正确的。 运算放大器是具有差分输入级的多级结构,其特征为电压增益大、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它广泛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中。应用涉及到仪表电路、特殊用途的线性放大器、振荡器、有服滤波器 及其他电路。事实上,凡是要求廉价电压放大的场合,都应考虑采用运算放大器。 本章研究运算放大器的一些基本特性,若干应用也包括在内。其他问题则将在后续几章中提出。在 15 章和 17 章中示出并扼要讨论三种不同的运算放大器的电路,让我们从差分放大器开始学起。 2.1 差分放大器 射极耦合放大器 有各种类型的差分放大器。常见的电路结构是把两个 BJT 的发射
5、极安排成增量串联。实例示于图 2.1.1。在该电路中理想电流源提供恒定的直流电流Idc。 因此,对发射极电流的增量成分理想电流源为开路。其增量电路具有图141b 的形式。图 中,理想的直流电压源及电流源已分别用短路和开路代换。显然 ie1 -ie2。就增量电流而言放大器的两个发射极相串联 (如图 2.1.2 的两个发射极那样 ),称为射极耦合放大器。 重要的是晶体管 Q1 和 Q2 要尽可能配对,使它们的特性近于一致。当晶体管配对和输入电压为零时,两个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就相同。从电路对称性来看这是明显的。即使省略 Ql 的集电级电阻,两个电流也差不多相等,因为工作于放大区的 BJT 的集电极电流与 VCE 几乎无关。于是,该电阻有时被省略。保留它的目的在于改善直流平衡。在增量模型中,与高阻抗集电极 (其作用宛 如电流源 )相串联的电阻没有什么影响。 输入端 A 和 B 是 Q1 和 Q2 的基极端。增量模型对于小信号是线性的,可应用迭加原理。因此,对两个输入我们可以分别处理。令 VS2 0,对这种情况 ,增量电路可画成两极放大器的形式, 图 2.1.1 完整电路 图 2.1.2 增量模型 图 2.1.3 增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