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文文献翻译译稿 1 利用热电偶测量 50 吨 金属陶瓷锆硼化物端盖 转炉中的金属均值温度 钢的质量和产量在转炉冶炼过程中 的 生产效率取决于对金属的温度 控制 程度。因此, 在整个 流程 中 必 需 控制 实时 温度。 用热电偶测量 温度 是 测量 液 态 金属温度最有效的方法。热电偶测试在工业条件下的一个 50 吨转炉 中 进行热电偶测试 , 结果发现计量特性最稳定的热电偶是PR30 / 6 热电偶。所有后续实验,与此热电偶 有关 。 为了防止液态金属破坏热电偶,我们使用三层气密端盖 。 三层气密端盖 是用耐热锆硼化物 制作的 。锆硼化物端盖耐久性 由 化学作用而产生的 物质 对 它 们的
2、 腐蚀 和流动金属流动的侵蚀造成的磨损 所决 定。它们的高耐火度和化学 性质的 稳定性是 由化合物 中的 强化学键 和 价电子 所决 定 。 其中硼化物 由 是内部元素的原子 中不完整电子层 的 电子 和 晶体晶格 中的 硼原子组成。 , 许 多的氧气转炉锆硼化物端盖 损耗 严重,因为有非均匀加热金属 ,使 反应区温度可能会超过 2500 。 在 这种流动的 状态下 ,它有时可能 使 带有硼化物端盖的转换器 与 金属渣进行 接触 。 该转换器 产生的 炉渣含有氧化亚铁 ( FeO) ,它构成了中间化合物, 在 转移 过程中 金属 里面 大量的杂质 被空气中氧气 氧化。 被氧化的 杂质 氧化性比
3、较高而 锆及硼 有还原性 ,在温度为 800 左右 锆及硼 不会被 氧化,如果温度超过 1600 锆及硼 会被 氧化 (这是在转换器的情况下) , 其耐火度 降低。在 锆硼化物端盖 表面,形成氧化锆 ,是一种破坏臭氧层的氧化物,所以要随时清洗, 因此该端盖 的 保护成 为 主要问题。 设计转换器和 50 吨转炉 时,应该将 热电偶通过金属套管 固定在 转换器的低圆锥形部分内层。在墨西哥社会 环境 保 护 协会 中展出了由 乌克兰 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的科学家共同开发了新的方法, 他们是通过在转换器 的 底部和炉渣 之间插入 热电偶的方法来避免 锆硼化物 的氧化。 该锆硼化物端盖被 封 装
4、在一个狭窄的刚玉管 内 ,并在刚玉 管的 一端, 由 一个盖 帽 来盖住。这种保护手段,使 热电偶在一个金属管 内 进行 测温 。在第一次实验中,刚玉端盖 因 长时 间工作 ,已经 被液态 金属 所封闭 。有关的疑虑 是, 通过刚玉端盖 液态 金属的可能 进入 刚玉管 而与热电偶接触 。 在第一次安装热电偶 实验时 ,铁水渗透到 刚玉端盖 内 , 当 它凝固 时 , 密封了刚玉管 , 从而自动封 装了 热电偶。受 到 刚玉 管保护的热电偶 在安装拆卸,高温 加热 和与 含水量 高的 耐火粘土 接触时不会受到损坏 。 一 块 导流板 , 一 块 或两 块 以上的突 起 砖 与 端盖 两边的 耐火
5、砖组成 结构 是为了保护 刚玉管 不受到 损坏 正如所料,在金属液 体含 量较低 时 ,金属液 体液面 位于靠近转换器的底部那里, 热电偶容易被氧化 。在低于 200 毫米的深度这个水平 时, 在金属表面持续5-8 分钟 就被氧化 。在 320 毫米的水平 , 持续 15 至 19 分钟。在 安装 转换器的底部,最终 使 整个冶炼过程 中热电偶性能稳定 。 通过 建立 的 调查,与 炉渣 的 化学 反应 相比, 液体的 流动对金属端盖耐久性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该端盖从 转换器的底部 安 装到耐火砖 里面减少与 流动 液体的接触, 这并不能提高金属端盖耐久性。 把热电偶插入到 测试地点时,我们
6、应该确 定转换器的温度 控制在哪个层次 。在转换器对流 空气中含有 氧气的基础上,我们假设 液态 金属流 量 和金属温度 在 转换器的外围 是 均匀 的, 由于热电偶的金属 管 安装在不同 的位置 ,在冷却添加外加剂 的 时刻开始,也是在金属温度 迅速变化 ,也是 由温度变低使空气产生对 流 的过程 中, 热电偶安装在距离 320 和 800 毫米的转换器的底部 是否被氧化, 该热电偶金属 管安装在 不同深度的位置上 , 几乎没有产生 对 金属温度 产生 任何影响的 , 热电偶安装在靠近金属表面 有微小的 冷却补充 作用 。 因此,人们发现对于 有 硼化物端盖 的热电偶 , 安装 在 50 吨
7、转换器最合适的测量区,是 距离 转换器的底部 200-500 毫米 处 。事实 证明 ,浇注 已 后 的 钢可能仍然 存在 影响端盖 的炉 渣。对于确定动态误差 的 测量,我们平 常 使用的热电偶 方法是放置在端盖 底部,使 暴露于复杂的热交 环境中 。 冶炼过程中 控制 温度,以防止 温度过高 ,并把金属浇注 时 温度下 降一些 。在此期间,温度变化率是在 10 -40 /min 的范围内变化,动态误差将在 7-30的范围 内 。但是,通过这些信息, 在 动态误差校正的理论 上 可以很容易地 得出 误差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恒温的热电偶 自由端控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对温度 的依赖,转换器的外壳,在上述 两哥方面 是在转换器的操作 就 开始固定。外壳温度达到 400 时, 第一个实验中在自由端恒温控制是 借助的是 空气流 动 ,它的目的是 为了 在一个特殊的 金属 管 内 引入的 空气 。后来 的 恒温控制是借 助了 水箱 冷却方法, 使用 一种 铜合金( 99.4%铜和 0.6镍)。在同一时间,在补偿的自由端控制 的 热电偶自由端温度电路 的 电阻 值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