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 阴 工 学 院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学 院 :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周晶 学 号: 1081205737 外文出处: Microcontroller and embedded systems ( 用外文写 ) applications 02 of 2004 附 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手写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单片机的休眠运算复位和抗干扰能力完善 摘要: 介绍了一种通过运算复位来改善抗干扰能力的重复使用的单片机,分析其适用范围,提供和分析其所使用的电路,结合实例
2、分析在某些运行方式下的软硬件设计。 关键词: 单片机复位,休眠,反干扰 前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单片机性能也得到迅速提高。智能维护逻辑控制电路取代了以往的测量电路的数字逻辑控制电路,并将其发展。这 种 操作被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并得到广泛使用 。因为它有系统的停顿,所以运行程序有致命缺陷在许多重要场合受到限制。很多反干扰技术(例如有软件隔栏;将硬件的接口放入狗的电路中等等)可以使这一问题的到很好的解决,但仍然存在着问题: 连接狗的电路运行时好时坏,这是在某些场合是不允许的。程序时常出现很多电路错误,仅仅是狗的连接环节也会时常出现无法识别的错误。在测量和控制周期之间的时间长时,单片机要花费
3、大量时间等待周边其他硬件,在运算处理等待命令时它将会受到太多的干扰,对于这些情况,在实践中我们己经尝试过主动复位的方法,釆用后续脉冲外界条件触发单片机工作。 在每次复位后单片机将进行相应的程序,执行命令后立即进入休眠,为下次复位做好准备,用此种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在农业电压互感器综合保护装置实验中得到很好的效果。现在用 51 系列单片机作为一个例子,并具体探讨高电平复位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1 原理和实施方法 1.1 无条件定期复位 使用定时器,专用时钟芯片或其它脉冲发生器在某一部分定期产生复位信号。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测量仪器。在这种运行中,模拟量通过 A/D 转换器后并将其存入显示。这
4、当然是非常快的,但在稳定的运行中,数据每秒只有 1-2 倍的提高,在大量的时间内 CPU 是用来等待让 CPU 的工作并工作后进入休眠,复位和外界条件触发 CPU 执行下次指令,这就是复位,这样才能使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其有两个主要内容:在休眠(程序停止运行)时可以出现 CPU 机指示无序的程序。工作时间与休眠时间比例为 1: 9,那就是说 1 秒内有 0.1 秒时间是用于测量,传送,显示,有 0.9 秒时间是休眠。这概率也就是说一 个 程序在全速运行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的干涉时间,整个抗干扰能力提高十倍。因为是每秒的复位,一旦无条件或目前的工作运行停止,下一个周期一定能够实现恢复复位。至于唯一的
5、数据显示,虽然有些读入数据在 1秒内出现错误但对下次测量没有影响或可以承受的都属于可忽略的错误。这种复位的好处是狗的电路在定期控制着。首先,改工作到休眠状态的时间,并有可能干预,二是可以避免发生该 看 狗门电路的控制导致接口连接不畅。 1.2 外部条件复位法 部分进入是由外界控制的,举例来说,加热升温供暖的旋转脉冲产生,并计算有热水车轮产生的热量,没有热水流量也没有热出口量时中央处理器只需要在事实上使用的数值,也不用计数。可以想象热水车轮转动时保持温度, CPU 空闲,它可能会有高温情况,如果让其有休眠情况,并衡量水车脉冲不间断,其反干扰能力可以得 到大大的加强。所以,只要把复位的脉冲水车轮和
6、 CPU 连接其来,水车轮每转一圈 CPU 复位一次,供暖才能正常进行,这就是复位法的外部条件。类似的专利申请有一半是电子电度表,正当机械程度车轮和转移到一个循环时用户不需要用电,此时中央处理器已经知道所有的休眠时间。该复位无规律间隔出现,但它被证实了是有根据的外部条件方法。在某些场合,时间的休眠会很长,但更有效的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2 硬件的具体主要点 2.1 定期无条件复位 一般有两种方法:使用定时器或特殊用途的时钟芯片来复位或使用由 555 电路组成的时钟电路可以使用时钟 芯片的又 X1126等设立预警时间后通过报警信号唤醒 CPU。这种方法适用于间隔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还可以按照对这次行动结果,快速确定下次唤醒的时间,非常灵活方便信号的固定使用制度是为降低脉冲定时性。 50HZ 电力使用后己经省略定时器,在同一时间内聚结相应的信号相位,其中包括测量电流信号。 2.2 外部条件复位 发送外部条件脉冲复位后立刻有了新的进展。在这上面提到的水车轮或电流表产生脉冲也可以使用施密特的触发代替会有个新的效果。可以利用窗口比较器得到仪器的最大最小值。为了实现电子化即规范 ,可以使用电子电气设备的潜 力, 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