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 外 文 翻译(附外文 原文 ) 学 院 : 管理学院 课 题 名 称 : 专业 (方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学 生: 指 导教师 : 日 期 : 复苏模式:中国应该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感到担心吗? 美联储( Federal Reserve)主席本 伯南克( Ben Bernanke)今年 2 月在华盛顿特区发表的一次演讲中谈到,尽管付出了各种努力,不过,这个国家的就业率回升到危机之前 5%左右这一让人更宽慰的水平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演讲结束后,当被问及,目前这一轮政策在6 月结束后, 美联储是否有必要推出另一轮所谓的 “量化宽松 ”( quantit
2、ative easing,简称 QE)政策时,伯南克回答说, “美联储将会按其以往的方式做出决策 ”也就是通过观察各种经济指标来做出决策,其中就包括失业率。几个月以来,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徘徊在 10%左右。如果美国的失业率持续高企,美联储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 QE)政策的可能性就将不断增加。但如果美国继续执行 QE 政策,将会在世界各地遭致抗议,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国。 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分别于 2009 年 3 月和 2010 年 11 月开始实施,期间,美联储大量印钞用以 购买银行的债券以及抵押贷款证券 购买的目的旨在刺激美国的经济发展,降低借贷成本。但是,全球各地都能听到这样的批评:第二轮
3、量化宽松政策同样触发了全球商品价格的急剧飙升,北京的官员对此深表认同,并称,热钱因此流入了自己的国家。他们认为,如果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也将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就这种担心的理由是否充分的问题,专家各执一词。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田素华指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比第一轮更大。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只是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到了中国,而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期间,美国的银行和抵押 贷款公司发放信贷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所以,货币乘数( money multiplier)(也称为 货币扩张系数 或 货币扩张乘数 )放大了中国受到的影响。 ”他谈到。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
4、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简称 CSIS)的查尔斯 弗雷曼( Charles Freeman)则反驳说,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影响是政治性的。 “它让北京对美联储的美元长期政策颇感紧张,中国政府担心,美国会长期奉行弱势美元政策( weak dollar policy)。 ” 曾任职美国对中国事务贸易代表助理的弗雷曼谈到, “最近,中国对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施压,要求它们再次保证,量化宽松只是短期政策。 ” 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前助理部长、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国际经济政策教授菲利普
5、斯瓦格( Philip Swagel)认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总体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著。 “中国的过度反应是毫无缘由的。 ”他谈到, “总体来说,这个政策是美联储发出的一个信号,它不能让美国发生通货紧缩,并且将有积极 的表现如果美国经济未能反弹。最终,这一政策对于国内经济以及在国际社会造成的溢出效应也是相当有限的。 ” 通货膨胀恶化 然而,尽管该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经济体而言,溢出效应则是在一个敏感时期发生的。上海复旦大学的金融学教授郑辉认为,自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后,在全球市场流通的美元更多了,从而降低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比价。
6、他还谈到,因为国际商品是以美元定价的,所以,从石油到白糖,所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举例来说, 3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价格指数( FAO Food Price Index) 记录一揽子食品国际价格每月变动情况的指标 平均为 230 点,比 2 月的峰值下降了 2.9%,但比去年 3 月则上涨了 37%。与此同时,石油价格则触及到了每桶 120 美元的高位,这是两年多来的最高价格水平,当然,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动荡也是影响目前石油价格的重要因素。 然而,郑辉并不是唯一强调美联储这种宽松货币政策应该为商品价格的上涨承担某些负责的人。正如日本银行( Bank of Japan)的一份报告指出的:
7、 “从全球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商品价格的迅速上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政策既刺激了人们对商品的实际 需求,同时也促使更多的投资流向了商品市场。 ” 对中国来说,商品价格的变化非常重要。在担心公众对能源和食品的更高支出出现强烈反应的时候,高企的商品价格让这个依赖进口的经济体感到日子很不好过。 “除了继续从全球进口这些商品以外,中国没有多少选择, ”郑辉表示, “即使原油价格和食品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也不太可能减少在进口这些商品上的开销。 ” 然而,马里兰大学的斯瓦格认为, “中国自己的货币政策本身就存在问题,中国通货膨胀的最大驱动因素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中国一直让人民币保持弱势,并与美元 软挂钩 ( soft peg),从而 ,导致过多的货币在这个经济体系中流通,并最终抬高了通货膨胀。 ” 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与通货膨胀抗争。举例来说, 4 月初,它出台了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以收紧信贷,同时,它还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 25 个基点,这是今年第二次提高基准利率,也是自去年年初以来的第四次提高基准利率。在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还称,将允许人民币在更大范围内兑换,而不仅限于包括美元在内的七种货币。外汇交易员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美元在决定中国货币价值上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