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滤波器的发展史外文翻译

    • 资源ID:127887       资源大小:6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滤波器的发展史外文翻译

    1、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教 学 点: 无 锡科技职业学院 专 业: 电子工程 姓 名: 曾凡 学 号: 024910201104 外文出处: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ter 附 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滤波器的发展史 1917 年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分别发明了 LC 滤波器,次年导致了美国第一个多路复用系统的出现。 20 世纪 50 年代无源滤波器日趋成熟。自 60 年代起由于计算机技术、集成工艺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滤波器发展上了

    2、一个新台阶,并且朝着低功耗、高精度、小 体积、多功能、稳定可靠和价廉方向努力,其中小体积、多功能、高精度、稳定可靠成为70 年代以后的主攻方向。 一、滤波器发展引言 凡是有能力进行信号处理的装置都可以称为滤波器。在近代电信设备和各类控制系统中,滤波器应用极为广泛;在所有的电子部件中,使用最多,技术最为复杂的要算滤波器了。滤波器的优劣直接决定产品的优劣,所以,对滤波器的研究和生产历来为各国所重视。 导致 RC 有源滤波器、数字滤波器、开关电容滤波器和电荷转移器等各种滤波器的飞速发展,到 70 年代后期,上述几种滤波器的单片集成已被研制出来并得到应用。 80 年代 ,致力于各类新型滤波器的研究,努

    3、力提高性能并逐渐扩大应用范围。 90 年代至现在主要致力于把各类滤波器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当然,对滤波器本身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 我国广泛使用滤波器是 50 年代后期的事,当时主要用于话路滤波和报路滤波。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滤波器在研制、生产和应用等方面已纳入国际发展步伐,但由于缺少专门研制机构,集成工艺和材料工业跟不上来,使得我国许多新型滤波器的研制应用与国际发展有一段距离。 二、滤波器的分类 滤波器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一般有如下几种。 ( 1)按处理信号类型分类 按处理 信号类型分类,可分为模拟滤波器和离散滤波器两大类。其中模拟滤波器又可分为有源、无源、异类三个分类;离散滤波器又

    4、可分为数字、取样模拟、混合三个分类。当然,每个分类又可继续分下去,总之,它们的分类可以形成一个树形结构,实际上有些滤波器很难归于哪一类,例如开关电容滤波器既可属于取样模拟滤波器,又可属于混合滤波器,还可属于有源滤波器。因此,我们不必苛求这种“精确”分类,只是让人们了解滤波器的大体类型,有个总体概念就行了。 ( 2)按选择物理量分类 按选择物理量分类,滤波器可分为频率选择、幅度选择、时间选择(例如 PCM 制中的话路信号)和信息选择(例如匹配滤波器)等四类滤波器。 ( 3)按频率通带范围分类 按频率通带范围分类,滤波器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五个类别,而梳形滤波器属于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5、因为它有周期性的通带和阻带。 滤波器种类繁多,有些是众所周知的,有些可能不为大家所熟悉,下面着重介绍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几种滤波器。 三、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由下列一些有源元件组成:运算放大器、负电阻、负电容、负电感、频率变阻器( FDNR)、广义阻抗变换器( GIC)、负阻抗变换器( NIC)、正阻抗变换器( PIC)、负阻抗 倒置器( NII)、正阻抗倒置器( PII)、四种受控源,另外,还有病态元件极子和零子。 1965 年单片集成运算放大器问世后,为有源滤波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70 年代初期,有源滤波器发展引人注目, 1978 年单片 RC 有源滤波器问世,为滤波器集成迈进了可喜的一步

    6、。由于运放的增益和相移均为频率的函数,这就限制了 RC 有源滤波器的频率范围,一般工作频率为 20kHz 左右,经过补偿后,工作频率也限制在 100kHz 以内。 1974 年产生了更高频的 RC 有源滤波器,使工作频率可达 GB/4( GB 为运放增益与带宽之积)。由于R 的存在,给集 成工艺造成困难,于是又出现了有源 C 滤波器:就是滤波器由 C 和运放组成。这样容易集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滤波器的精度,因为有源 C 滤波器的性能只取决于电容之比,与电容绝对值无关。但它有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各支路元件均为电容,所以运放没有直流反馈通道,使稳定性成为难题。 1982 年由 Geiger、 All

    7、en 和 Ngo 提出用连续的开关电阻( SR)去替代有源 RC 滤波器中的电阻 R,就构成了 SRC 滤波器,它仍属于模拟滤波器。但由于采用预置电路和复杂的相位时钟,使这种滤波器发展前途不大。 总之,由 RC 有源滤波器为原型的各类变种有源滤 波器去掉了电感器,体积小, Q 值可达 1000,克服了 RLC 无源滤波器体积大, Q 值小的缺点。但它仍有许多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理想运放与实际特性的偏差的研究;由于有源滤波器混合集成工艺的不断改进,单片集成有待进一步研究;应用线性变换方法探索最少有源元件的滤波器需要继续探索;元件的绝对值容差的存在,影响滤波器精度和性能等问题仍未解决;由于 R 存在,集成占芯片面积大,电阻误差大( 20% 30%),线性度差等缺点,使大规模集成仍然有困难。尽管有这么多问题, RC 有源滤波器的理论和应用仍在持续发展中。


    注意事项

    本文(滤波器的发展史外文翻译)为本站会员(泛舟)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