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F外文:http:/ 1.欺诈和欺诈性财务报告 从广义上讲,欺诈可能被定义为故意 以 不正当行为或非法 手段 获得的增益 以及 优势。这可能包括 :(鲁宾 G . A ., 2007)财务报告舞弊;挪用资产(在内部或外部的系统中做出,如:贪污,工资欺诈和盗窃等行为);获得非法资产或进行不道德的活动(如: 利用 过度的客户结算或欺诈性的销售行为); 用于非法目的的费用 (商业和公共贿赂以及 其他不正当支付系统); 欺瞒获得的收入 或有意 回避 成本( 在 系统实体 中 对员工或第三方欺诈,或当一个实体 通过一定手段 故意避免成本,如收入税和销售税 ); 对公司 的欺
2、诈行为(例如假冒生产者 故意侵犯 知识产权)。 可以通过对 该部门机构的 制度的 完整性 的认识来调查它的欺诈行为。 它 在 调查 了 世界银行集团和银行的融资项目 后, 指控 了他们 的欺诈和腐败 行为 , 认定了哪些行为可以被认为 行 为 是 在银行系统中的 欺诈或腐 败 行为 :( Banca银行 ,蒙迪艾尔 .2009)拍卖欺诈, 在拍卖中理解所有的参与者 , 在 合同执行 中 的欺诈 ,避免 对合同执行 的审计, 做出不适当的 价格和伙伴关系, 让审计人员 误判 合同中的 成本和工作, 并对审计人员进行 贿赂, 错误地使用世界银行的资金或 自己的 立场, 这就是在 运动,偷窃和欺骗
3、的情况下 的 欺诈 。虽然所有类别的欺诈 都可以说是 主要的和值得辩论, 但是只有 财务报告舞弊 才是影响最大的和最值得研究的 。(鲁宾 G . A ., 2007) 在财务报告 中 欺诈行为的基础 是 肇事者(董事, 审计人员 ,员工等)错误地提出了现实的自觉意图 。但错误 地 提出 现实的 自觉意图的 原因可能是欺诈 财务报告 中 任何 一项 不当资产 的 回收。因此, “ 欺诈性报告仅指故意歪曲,包括遗漏大量 财务信息 旨在误导财务报表的使用者 ” 也 可译为(波帕一人,铝。罗斯 , 2009):操纵,伪造,伪造或更改文件或证明文件,错误 或 遗漏的事件 、 交易 或 信息,
4、故意滥用会计原则与价值 、 分 类 、 方式介绍 或 信息传递,虚拟条目记录(年底)操纵 结果或达到其他目标,调整不正确的假设和判断来估计帐户余额,遗漏 、 发展 或 拖延承认事件 或 交易发生在报告所述期间,隐瞒或保密的事实可能影响的数量记录在财务报表, 在 改变记录或条件的重大交易 中 ; 进行复杂的交易旨在歪曲实体的财务状况或性能。 关注 不当 资产回收 , 反对虚假财务报告 包括 ( Popa I., Man Al. Rus A., 2009): 过去为收回收入 (收入来自无担保债权 人 ) ; 盗窃实物资产或产权, 用 没有进入 会计账户的 商品 或 服务支付给虚拟供应商 ; 使用个
5、人资产 (包括个人贷款 担保),假记录来弥补亏损。这些行为往往是次要的,通常是由员工 虽然有时,经理人自己参与此类活动。侵占资产也可能包括的费用用于非法目的,在形式 上 的贿赂, 是判断是否 是 为商业或公务目的。虽然不当取得资产往往是不显着的财务报表,。它可能继续造成 组织的 重大损失。(苏丹湾, 2008) 2.提高财务报告舞弊 的因素 根据 国家委员会 进行的研究 报告指出 金融 欺诈者 ( 或 特雷德韦委员会 )的财务报告舞弊 的 发生 通常 存在者 某些环境和机遇,机构或个人 的力量 。这些 力量的消涨 增加 企业的财务 压力和 扰乱了企业的 奖励措施,鼓励
6、了 个人和公司从事欺诈性财务 报告。当正确的 力量对比 达成 时 ,它 已经让企业 产生 了 虚假 的 财务报告( 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报告,1987)。 从 1950 起 ,教授唐纳德 克雷西 就开始 研究导致 企业 犯下欺诈行为 的三 因素 。根据他的研究,他得出当欺诈行为的发生,有三个因素共同行动:意图(预谋),机会和压力,称为欺诈三角 的结论 。 ” (见图 1)。 虽然以上因素形成的 “ 欺诈三角 ” ,这 些因素是 足够 表达 一个发生在 任何 时间 的 欺诈 。 但是这些因素却并不能说明他们对于欺诈行为的作用顺序是怎样的,从而达到了解欺诈行为的发生。 (苏丹湾,
7、2008) 机会 或压力是第一影响因素,个 人 发生 欺诈 行为 是 一般是因为 过度的压力, 实现财务目标的奖励的 诱导 下,为了 实现财务目标, 把 不切实际的乐观消息 发布 在年度报告。此外,一个公司可能受到威胁和压力, 因为 激烈的竞争, 因为 市场饱和或突然 的 变化, 因为企业的 并购(兼并), 从而 需要 进行 融资或 使得企业的 现金流 出现 问题。 从而产生了 甚至让 诚实的人 都会 进行诈骗的环境中。 机会是 指那些使得欺诈更加的容易 发生,而且让他做出欺诈的决定所面临的困难更少( Hooper J. M., Forneli C. M, 2010)。
8、因此,无效的控制或无控制主张欺诈意图。这些因素可以直 接相关的监管不力的管理或无效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报告和内部控制。 态度或预谋 是 触发 欺诈行为 的重要 因素 , 它 是指行为人必须具有一个将 要进行 诈骗行为 的 心态 。检测危险因素决定董事会成员,管理,员工倾向于这样的意图可能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当一个公司监控和过程阻止和发现欺诈行为,它必须遵循三方面,因为欺诈涉及奖励或压力犯下欺诈行为,认为这样做的机会,和一些推理(苏丹 B ., 2008)。 3.是谁编制的虚假财务报告以及 如何 编制虚假 财务报告 据报道美国国家委员会 所 研究 的 大多数
9、 的 虚假 财务报告中 ,公司的管理 者 ,如行政总裁,总 裁和首席财务官, 都是 虚假财务报告编制的参与者,都可以被称为 欺诈者。 因为 在一般 情况下, 他 们 都能够 发现 企业是否 故意虚假披露会计 文件和 伪造的记录 。 此外,委员会的研究 还 表明,虽然 虚假财务报告的 作者 在作 虚假财务报告 时都 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但是 他们 行动 的目的都 总是 为了 夸大公司其资产 或 高估或平滑收益。此外,虚假财务报告并不总是 在 一开始 就 公开 扭曲财务报表 , 并且 能够让人一下 辨认 出来 。在许多情况下,财务报告舞弊 行为 发生的 峰值点 都是在一些 旨在解决经营困难 的财务
10、指标上 。最初, 财务报告在峰值点只是 可能 成为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点 ,但他们 让 可能成为 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点成为了现实 ,特别是 在企业的管理当局 允许或鼓励这种 欺诈 活动 时 , 这就使得 欺诈性财务报告 产生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 参与欺诈性财务报告潜在 罪犯 的人员基本上集中于 高级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中层 人员 。 在 描述如何在犯下欺诈行为的 虚假 财务报表 的一本书中(Zabihollah R., 2005))使用的 一个专业 术语。财务报告舞弊 特征或称为 ” 盈余管理 ”(阮光, 2008)。然而 “ 盈余管理 ” 并不一定 就指的是 非法行动。 根据 会
11、计政策(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或其他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 出的关于如何 区别合法和 非法收益的相关规定 。在他们 的 财务报表 中所 提交的 财务信息是 真实 的,并且其 处理 是 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 所做的,我们就认为 企业从事 的是 合法的盈余管理 。 同时 我们 也 可以说,盈余管理是一个 在虚假财务报告中 , “ 涉及 不当 收益所产生的收入,资产高估或低估负债 ”( Zabihollah R., 2005) 以 达到 操纵盈余 的目的 ,管理人员使用不同的激进会计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人为地增加或减少的收入,利润,或每股盈余。他们使用这些策略,以应付压力,市场上。一般来说,公司是最经常 所 感到压力 中 , 其一是从事 证券分析 的 人士期望他们公布尽可能多的 财务 信息, 其二 是 股东的期望, 期望 根据 企业 的投资, 能在 在很短的时间内 为 股东赢得 更大的利润。 如果 投资者 未能获得预期 的 股息 时 ,因此 企业的 每股收益可能会 无法满足投资者,从而 导致 公司的股票下跌 。因此。盈余管理的动机可能是 来自企业的各种 压力 以及投资者利益 最大化 的 愿望。然而,管理者 也 不总是 进行以 高估收益为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