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设计) 外文翻译 题 目 : 工业企业无功补偿与节能 系部名称: 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自动 076 学生姓名: 张浩 学 号: 200780834613 指导教师: 姜宏伟 教师职称 : 201 1 年 3 月 6 日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外文翻译 1 10kv无功补偿 摘自 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 摘要 改善工业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是 提高用电效率、节约电能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应用实例说明了工业企业无功补偿的意义和作用 , 并针对目前工业企业供用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 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措施。 1 引言 在工业企业中 , 绝大多数的用电设备属于感性负荷 , 这些设备在运行中
2、要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增加使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 , 从而出现系统电压下降、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损耗以及降低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等情况。因而就地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对降损节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 补偿方式的选择 无功补偿分为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就地 补偿三种。集中补偿 , 即在高、低压配电所内设置若干组电容器 , 电容器接在配电母线上 , 补偿该配电所供电范围内的无功功率 , 并使总功率因数达到规定值以上。这种补偿方式只能补偿高、低压母线之前线路上的无功功率 , 它们相当于把无功功率源移到用电企业的配电所 , 使用户对供电系统要求的无功功率有所减少 , 达到供电
3、部门所要求的功率因数。而它们对配电母线以下的企业内部的变压器和线路的无功功率不能起到补偿作用 , 仍有大量的无功功率在企业内部线路上流动并产生损耗。分散补偿是将电容器组分别安装在各个车间的配电盘处 , 这种安装方式可以使配电变压器 以及变电所至车间的线路都可以由于无功负荷的减少而获得补偿效果。就地补偿是把无功补偿器直接接在异步电动机旁或进线端子上。集中补偿方式所用电容器组的容量较分组补偿或就地补偿要小 , 它的利用率则更高 , 缺点是对变、配电所各馈线并未得到补偿 , 仅减轻了电网的无功负荷。分散补偿方式中的电容器组的利用率比就地补偿高 , 因此总需要量较就地补偿要小 , 是一种经济合理的补偿方式。无功补偿应遵循“全面规划 ,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