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

    • 资源ID:125372       资源大小:9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

    1、 开题报告正文: 一、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与 其研究的内容以及变电站的研究水平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众 所周知, 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须 相互协调与平衡。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

    2、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 变电站 的 设计 和 运行 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 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 。做为发电厂和用户的中

    3、间环节,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 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 双重 挑战, 如何合理的设计一个变电所, 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 ,促 使电网互联范围 的 不断扩大 ,是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 (外 )研究现状。 我国自 1882 年有电以来,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 120 多年的历程。解放前,我国电力工业和其他工业一样,处于极端落后的状 态,并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 50 多年中,电力工业以很高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到 1988 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已达 11000 万 kw,其中火电占 75,与

    4、1949 年相比增长了 58 倍 。 1998 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 277 GW 以上,跃居世界第 2 位。特别是进入本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 17 多 GW,实现装机容量 8 年翻一番,终于缓解了近 50 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 。 虽然从 1997 年开始到 1998 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有了缓和,局部地方出现了电力供大于 求,但是我国的用电水平还是很低的。到 1998 年,全国人均占有装机容量 0.22 kW,发电量只有 927 kwh ,这一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3左右,为发达国家的 1/6 1/10,与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对

    5、电力的要求也相差甚远。电网结构薄弱,特别是 500 kV 网架在大部分电网中尚未真正形成,电网的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自动化水平不高,电网调峰容量不足,损耗大,供电质量差,远远不能适应 21 世纪信息时代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我国电力工业 2 个方面的任务 : 1、 首先是电力工业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以 足够的电力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任何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都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是基础。 2、 电力的发展促进电力市场的形成,特别是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将为电力市场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只有发展了电力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才能进一步促进电力的健康、快速

    6、、高效的发展。 我国电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的步骤是: 1、 要以三峡电网为中心,推进全国联网,三峡电网先向北与华北的联网,以及与西北的联网,向南与华南的联网,向西则随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电力外送,使三峡电网继续扩展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 要配合大型水电站和火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大 “西电东送 ”和 “北电南送 ”的力度,实现以送电为主的 “送电型 ”联网; 3、 在不断加强各大区自身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和地点按照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原则,采用交流或直流,实现以联网效益为主的 “效益型 ”联网,并把 “送电型 ”联网与 “效益型 ”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国联网与加强各地区电网

    7、自身网架的建设结合起来,最后推进全国联网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发展我国电网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 现阶段我国主要进行的变电站典型设计, 是 通过对现有变电站样本进行评估、类比、 组合 , 形成典型化设计方案 , 并以新技术为依托 , 不断优化 , 形成一系列定制化产品 ,满足城市、农村电网建设需求。通过变电站典型设计 , 归并工程流程 , 统一技术标准 , 提高工作效率 , 降低项目实施不确定性 ,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 降低将来运行成本。变电站典型设计是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 通过典型化、标准化 , 提高工程整体效益。 在过去十多年来 110kV电力网络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发

    8、生了很大变化, 1l0kV电力网络已下降为配电网络,大多数 l10kV变电站也沦为负荷型的终端变电站。 现在国家正在重点发展电网,形 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能极度紧缺,电力资源紧缺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数。为了满足需求这些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电能的损耗,比如说增高电压就是一种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变电设计理论。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设计理论是真正做到了节约、集约、高效等特点。总之 , 发达国家通过改善变电站结构,降低变电站功率损耗,尽可能地提高变电所的灵活性,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内容: 1、 选

    9、择主变的容量和台数; 2、 确定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 3、 短路电 流的计算; 4、 选择各级导线型号和截面; 5、 选择一次电气设备; 6、 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计算; 7、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 8、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备清单各 1 份; 9、 图纸:电气主系统接线图、继电保护图、平面布置图 研究目标: 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设计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可行性分析: 1、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通过我的努力应该可以达到。 2、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指导老师和咨询的途径已经具备。 3、该课题完成需要阅读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系

    10、 统 、 电力工程 概论 等书籍。 4、该课题需要进行互联网进行资料查询,需要到图书馆进行相关期刊杂志的查询工作,需要准确的计算,需要设备选型和校验,需要 设计 继电保护的配置,完成 CAD 制图。 5、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物质、环境条件不 是很 高, 通过努力能够较好的 解决。 四、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 周:结合设计内容复习所学的专业知识,做好理论准备;其次进行与设计有关的调研活动及其资料的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2 周, 选择主变 的容量和台数 ; 确定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 3-5 周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各级导线型号和截面,选择一 次电气设备。 6 周防雷保护和接地设置计算,继电保护计量装置配置。 710 周,完成有关图纸的绘制 。 1112 周,整理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五、主要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分析 何仰赞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发电厂电气部分 姚春球 中国电力出版社 供电技术 余健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 继电保护原理 刘学军 中国电力出版社 高电 压技术 周泽存 中国 电力 出版社 电力工程概论 韦 刚 中国电力出版社


    注意事项

    本文(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为本站会员(泛舟)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