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实践中成长 在交流下进步 我校成功举办 2008 年暑期优秀社会实践成果系列报告会 突如其来的地震 ,带给 西南科大学子一个“别样” 的 暑假。 围绕“弘扬抗震精神,共建和谐家园” 的 2008 年暑期社会实践主题 , 在校团委和学院分团委的号召与组织下,由 (添加志愿者的人数) 名西南科大学子组成的志愿者“大军” 深入灾区 ,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 开展了 一系列 支援灾后重建 的 社会实践活动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11 月 15 日 11 月 22 日,以“扬抗震精神,展优秀成果”为主题的 “ 2008 年暑期优秀社会实践成果系列报告会 ” 在全校范围内 “打响” 11 月 15
2、日, 西 五 学术报告厅内 座无虚席 , 来自 材料学院 的青年志愿者 带着 他们 2008 年度暑期社会实践 的 成果 与 现场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同时 , 也拉开了我校暑期 优秀 社会实践 成果 系列报告会的序幕。 首先 材料学院 青年志愿者分队队长高银同学向大家展示了材料学院在震后组队投身青义镇抗震救灾的活动情况。她介绍说同学们抛开了地震带来的恐惧心理,克服了炎炎酷暑带来的种种不便,耐心地帮助镇政府帮助灾民处理灾后重建相关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了接手的任务。 随后 材料学院 “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 王路同学讲述了她的都江堰之行。 她的家在地震中 被毁,和其他乡亲一样住在拥挤的帐篷里,忍受
3、着蚊虫的叮咬,酷暑的磨难。但她没有只顾沉浸在个人痛苦中,在这个时候她最顾恋的还是她的父老乡亲,以志愿者身份积极投身到都江堰的抗震救灾中。“ 照片中最左边的这个小伙子 是我弟弟,他今年才 15 岁,也要和我们一起做志愿者。那个时侯我忘记了自己是个文静的女生”王路同学用朴实的语言向大家描述了她在都江堰不同寻常的经历,不时博得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11 月 16 日 19: 00,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会 ” 在 法学院模拟法庭 如期举行 。 在 一段 法学院志愿者 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视频 展示后 , 法学院实践部部长赵涛 就学院 08 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向与会者 作了 系统的 报告 。他在
4、 简单介绍了法学院行政专业的“笃行”大学生骨干挂职实践分队、法学专业的“法律援助接待站”团体和心理专业 灾后重建心理救援服务队 的实践情况 后, 来自法学、行政、心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先进 个人 ”代表进行 了发言。 其中心理援助服务团 代表徐驰同学向在场的同学讲述了难忘的经历,“看到心理受伤的父老乡亲 的 脸上重新露出久违的笑容我们很高兴”,他说:“有个孩子在知道我们要回校的时候,哭着把我们送的很远,还送给我一个小礼物,现在我还收藏着,我会永远收藏下去 。” 11 月 17 日, 平素 安静 的西 4 教学楼 106 教室内 人声鼎沸 ,土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在此召开。校团委学生副书记龙云
5、,校团委实践部部长 王红 等出席 报告会 现场 。 在 2008 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 土建学院获得了 “ 优秀组织一等奖 ” 。会议开始后,在 校团委 学生副书记 龙云 的带领下,主持人组织与会人员集体起立为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在一片寂静之中,大家追思着逝去的亡灵,告慰着他们的在天之灵。 土建学院分团委 学生 副书记 孙澎涛 代表因事外出的 学院 分团委书记 刘真 对 08 年 暑期 土建学院 的社会实践工作 进行 总结 。 土建学院实 践部部长 代表学院实践部向与会人员 作 了学院 2008 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优秀实践团队代表和先进个人获得者代表 也 分别 向同学们 介
6、绍 了 他们在暑期的实践成果。 一段视频 ,将 现场所有人 带 入 了美丽神奇的泸沽湖, 也将 泸沽湖艰苦的 生活 条件, 泸沽湖人 的善良与朴实 展现在众人眼前 。 当 视频 播放到 泸沽人为团队成员开晚会送行 的镜头时 , 现场 很多 参与 这次 实践的 同学 不禁 留 出 了泪水 。一位志愿者表示, 通过此次暑期 社会实践,让他 深切 地 体会到 “ 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需要我们,还有很多贫穷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 ” 。 10 月 23 日 14: 00,应用技术学院 2008 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交流会在学院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 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张勇、应用技术学院分团委书记余洋 等出席 此次报告会 。 在 激情洋溢的团歌声 后, 张勇老师为此次交流会致辞 , 并预祝此次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随 后,院分团委副书记蒋兰同学 作 了 “ 优秀组织奖 ” 的 工作 汇报 , 今年应技学院共有两支实践团队,其中“普法宣传及关爱留守儿童分队”获 我校暑期 优秀 实践 团队称号。他们深入我校对口支援的重灾县盐亭县,走村访户,他们暴晒街头,一段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