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中国“劳动法 ” 考号: 姓名:曲太辉 内容提要 : 人类进入 20 世纪末以来,世界 经济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 发展 ,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 法律 的发 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的立法和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来研究和探讨劳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法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劳动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即劳动法学是关于劳动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劳动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学习劳动法,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劳动法学的社会主义 性质以及我国劳动法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
2、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人们遵守和执行劳动法的自觉性。此外,学习劳 动法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劳动法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劳动法律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保证作用,从而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劳动法,为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劳动法、人权、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劳动法进行相关的论述 . 一、劳动法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中国改革开放 20 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劳动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法律制度。就我国劳动立法的现状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关怀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劳动立法概况与未来
3、发展的报告 。关怀教授首先回顾了我国劳动法颁布前劳动立法状况,指出劳动法的颁布是我国劳动立法新的里程碑。我国劳动法的制定经历了艰辛的历程。早在 1956 年劳动部就成立了劳动法起草小组,后因极左思潮的泛滥而夭折。 1978年 12 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抓紧制定劳动法,(劳动法)的起草工作重新被纳人工作日程,但由于改革刚刚起步,许多问题的认识难以统一,起草工作再次中断。 1989 年后,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劳动法的起草工作再次成为当务之急, 1993 年初,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确立 后,为劳动法的起草确定了方向, 1994 年 7 月 5 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
4、会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劳动法。劳动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空白,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仅仅依靠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的局面,全面地规范了劳动工作,把劳动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为进一步实施劳动制度改革保驾护航,有利于劳动争议的解决,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劳动法颁布后,为了贯彻实施和进行具体操作,同年劳动部就发布了 17 个配套规章,以后又发布了一系列配套规章。与此同时,国家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立法的规划,今后,我国将陆续出台安全生产法 、社会保险法、职业技能开发法、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劳动保护法、劳动监察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劳动法律,其中,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是当前我国劳动
5、立法的重点。现阶段我国正向劳动法日益完备的方向迈进。 劳动法 在中国 的发展可大体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49 年到 1956 年,是我国劳动法的建立和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劳动立法正值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第二阶段,从 1957 年到 1976 年,是我国劳动立法复苏到低谷的 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第三阶段,从 1976 年到现在,是我国劳动立法的恢复和大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国家结束了“左”倾和文革的影响,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的, 1994
6、年 7 月颁布的中户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规,标志着我国劳动立法步入了辉煌的时代。 二,我国劳动法的本质和作用 1,我国劳动法的本质: 我国劳动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它主要调整我国的劳动关系,为和谐社会的构 建做贡献。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劳动关系,除了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劳动关系外,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和三资企业的劳动关系等等。所有这些劳动关系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却体现着根本的共同性,这就是这些劳动关系都受我国社会主义劳动法的调整
7、。我国劳动法体现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劳动法是社会主义的劳动法,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 2,我国劳动法的作用: 我 国劳动法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具体的就是: (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宗旨,劳动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法是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它不仅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同时规定了双方的义务。( 3)建立和维护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