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数控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调频发射机的硬件电路有三大组成模块:单片机控制部分、调频调制发射部分、电源系统;该调频发射机软件采用 C 语言编写。本系统主要以单片机 AT89C52 和日本 Rohm 公司生产的调频发射专用集成电路 BH1415F 为核心设计一数控调频发射机。 目的意义: 基于 AT89C52 单片机的数控调频发射台的设计无论软硬件都采用模块结构化设计,且可以根据需要和技术力量更换模块,它具有结构简单、调试升级方便的突出优点。可用单片 机 AT89C52 实现在 80.0MHz 109.9MHz 范围内任意设
2、置发射频率的控制,而且发射频率稳定易于实现。键盘可预设 11 个频道,发射频率最小调整值为 0.1MHz,具有单声道 /立体声控制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学校无线广播、电视现场导播、汽车航行和无线演说等现场。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常用的对载波的调制方式,除了振幅调制外,还有频率调制,以及 1937 年里布斯发明的脉冲编码调制 (PCM)等。 在调频发射历史上,阿姆斯特朗的英名为人们所熟悉,是原于 1933 年他 发明的频率调制方法,开创了崭新的高质量通信方式棗调频广播,开始了高保真优质广播的新时代。 频率调制,简称调频。进行这种调制时,载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而根据要传送声音
3、、图像信号的变化,来改变载波的频率。与调幅方式相比,调频方式更适合于传送立体声、电视节目的伴音信号及微波中继站传送的长途电话等。因此,调频至今仍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调制方式。 调幅广播的噪音大,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从而影响收听的效果。为了提高广播的质量,早在 20 年代,阿姆斯特朗就开始研究如何消除调幅无线电波噪声的方法。但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要完全消除 调幅无线电波的噪声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调制信号的方法。 在调制时,用音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使频率随音频信号而改变,但让它的振幅保持不变,在接收端再利用解调器把调制信号取出。为了使自己的这项新技术很快应用于无线电广播和通信
4、,阿姆斯特朗在 1933年建造起功率为 50千瓦的私人调频发射台做过试验。结果表明,调幅信号已被噪声掩盖,而调频信号却仍然十分清晰。他建立的调频无线电发射系统,几乎完全消除了外界的干扰,因此能使用比调幅广播更宽的波段,进行高保真的广播。他还研究出一种巧妙的方法,能在同一 频率同时播出几套调频节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欧洲各国都把注意力集中于无线电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但是,美国除了在军事上广泛应用无线电技术外,对调频技术的推广也给予足够的重视。 1941年元旦,美国 25家调频电台同时开业,在世界上首先开始了调频广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调频技术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调频广播的优点更加明显。 50年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很多欧洲国家陆续建立起调频广播电台,从此,广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保真时代。 60年代,调频广播得到迅速的发展。 1961年 6月 1日,调频立体声广播 正式开播, 60年代中期得到飞速的发展。从 70年代后期开始,有些国家开始研究立体感更强的调频立体声广播,如四声道全景声广播和立体环绕声广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