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船舶辅助机械的 PLC 控制系统设计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A04 机械( 1)班 指导教师: 范细秋 学生姓名: 郑 博 学 号: _ 040101112 起迄日期: _2007.12.15 2008.3.6_ 2008 年 3 月 6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船舶辅助机械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的重要设备,它种类繁多,各有其工作特性,通过电子、电器组成了若干个自动控制系统。比如辅助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船舶起货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各种泵的自动切换,制冷设备的
2、自动控制等。这些设备的自动控制,许多船上都采用了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由于该控制方式所用器件多,体积大,耗能多,经常出故障,所以有必要采用新的控制技术来取代。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基础上开发的工业自动控 制装置。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使其功能日益增强,更新换代明显加快。目前,它广泛应用在陆地各种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应用较多的场合有 :电动机的起停、电磁阀的开闭、产品的计数以及温度、压力、流量的设定与控制等。 事实上,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
3、理器为核心,带有指令存储器和输入 /输出接口,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而船用设备的使用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控制功能要强 、生产周期短、批量小 , 控制程序修改及备件来源要方便 ,而这些正是可编程控制器 PLC 的特点。因此 PLC 在船舶上的应用和其他微机相比 ,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所以在设计新船时或对旧船进行技术改造时,应大力推广应用 PLC 技术。 而目前许多船舶的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系统都是以继电器接触器为主要控制元件,与PLC 技术来相比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技术有以下缺点: 1、继电器控制逻辑采用硬接线逻辑,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及延时继
4、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其接线多而复杂、体积大、功耗大、故障率高,一旦系统构成后,想再 改变或增加功能都很困难。另外,继电器触点数目有限,每个只有4-8 对触点。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很差。而 PLC 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故称为“软接线”。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 2、继电器控制逻辑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连线也多。触点开闭时会受到电弧的损坏,并有机械磨损,寿命短,因此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差。而 PLC 采用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 PLC 还配有自检和监督功能,能检查出自身的故障,并随时显示给操作 人员,还能动态地监视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为现场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方便。 3、继电器控制逻辑利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时间控制。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存在定时精度不高,定时范围窄,且易受环境湿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调整时间困难等问题。 PLC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做定时器,时基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相当高,且定时时间不受环境的影响,定时范围一般从 0.001s 到若干天或更长。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程序中设置定时值,然后由软件来控制定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