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 电子商务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论文题目 网上书店 的 开发与设计 以高校网上书店为例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日益崛起,已成为收集和提供信息的最佳渠道,并开始逐步进入甚至替代传统的流通领域。由于网络已经覆盖全球,信息量大而独具优势,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可使商家和用户方便地传递信息,迅速快捷地实现电子贸易或 EDI 交易。 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正是以当前商务的 网络化、快速化的实际需求为背景,以实现图书购买的方便、快捷以及送货上门等服务为前提所进行的一种
2、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此系统通过 Internet 互联网实现对图书信息的发布,图书的查询、介绍以及图书内容的浏览等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寻找自己喜爱的图书并购买。 对于读者来说,网上书店近在咫尺,不受时间及书店关门的限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查找和订购,读者无需亲临书店现场,找遍整个书店的每个书柜。只要坐在电脑前,开机上网轻轻松松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图书。与此同时,在网上书店进行购书,消费者的选 择余地也会更大,轻点鼠标就可以快速进行检索,大大减少了在实体店中寻找书籍过程的支出,这对于那些工作繁忙、时间比较紧的学者来说,可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网上书店的出现将为购买者提
3、供方便,快捷的购物平台 ,必有长足的发展。 二、目前国内外网上书店发展状况 Internet 最早在美国出现,随后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使 Internet 成为全球化的网际网络。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其规模迅速扩大,它的领域也走向多元化。应该说,国外的电子商务系统应用起步较早,所应用的领域也较广,电子商务系统也较为成熟。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最早 起源于 70 年代的 EDI 应用,电子商务概念首次引入中国是在 1993年,而第一笔网上交易则发生在 1996 年。在 2005 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中表明,受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拉动,中国个人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下在迅猛发展。 网上书店就是 Inter
4、net 和电子商务发展的产物,在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折大环境下,呈现出强大的潜力,近几年在国内外发展迅猛。 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外的网上书店系统相当成熟且壮大。 1.英国于 1992 年建立了网络上第一个电子书店,进行书刊等文献贸易。 2.当今全球最大、影响最广的网上书店则是美国 西雅图的亚马逊 (Amazon)网上书店。 从国内来看,我国网上书店行业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 1.1995 年,国内创办了第一家网上书店 中国书店网上书店。 2 2.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网上书店,这个网站共为消费者提供了16 万种图书书目。 3.此外,我国许多知名出版社在建立网站的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开
5、设了多家网上书店,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等。 纵观全局,目前网上书店的模式可以归结为四类: 1 亚马逊模式:不以传统的书店为依托,图书类别多、品种全,同时经营品种丰富的音像制品,由于它们基本上靠供货商直接 供货,比如 iGo5、 6688 和以前的 8848。 2 Barnes Noble Borders 模式:传统书店的衍生物,网上网下相互配合,供货种类比较齐全,与传统书店基本等同,比如旌旗、华储。 3 Fat Brain 模式: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图书经营,在特定的目标对象读者中享有过硬的口碑, China Pub 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4 卓越和当当的模式:供货品种较少,但具有强大的价格竞争力,
6、同时种类复杂,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图书、音像制品经营。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本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个网上书店,让用户 能够方便、廉价、高效地购买到所需要的书籍。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前台: 1.用户注册或登录。 2.验证或修改用户注册信息。 3.图书的浏览、查找和购买,包括购物车的管理。 4.查看或修改用户订单信息。 5.留言板,用户可在此对网站的服务及网站所示书籍的相关方面发表留言评论。 后台: 1.管理员登录。 2.图书管理:添加、删除图书,查看、删除用户评论,修改图书信息。 3.用户管理:对用户信息进行查看,修改或删除。 4.订单管理:查看订单清单,更新订单付款信息。 5.
7、留言 管理:主要是管理员和客户进行交流,调查客户的需求情况,查看客户的反馈意见以及对客户一些好的建议进行吸收和采纳,以便更好的发挥网上书店的功能。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撰写工作需要认真学习课堂专业书籍,大量查阅课外资料,另外要积极向指导教师请教。 对于网上书店的开发流程等一些问题,可以 结合本次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上网查询相应的方法,或 咨询一些现有的网上书店网站的开发者或管理员,向他们请教 来完成。 整个个性化页面生成系统主要使用 Dreamweaver 8 来实现,同时采用 Microsoft Access 2007 开 发数据库服务器端 ,使本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移植性更加强大。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