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是我们毕业前在校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巩固、深化和拓宽,也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检阅,因此选择合适的题目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选择某商务中心综合楼作为设计题目,主要目的和研究意义在于: 1 符合社会进步要求。 2 符合结构发展要求。 3 符合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土木工程专业设计要求。 4 能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总之,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 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检验。它对我们今后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有着举
2、足轻重的作用。 在建筑结构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往长期使用的砌体结构(砖混结构)已远远不能满足建筑有关规定和标准,更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用途的高要求,这就需要有新的结构来代替,随之出现的就是如今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核心筒等新型结构,其中框架结构以平面布置灵活,能够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被广泛采用。在建筑材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及产品,如 , 高性能混凝 (HPC)发展 迅速 , 其先进性使混凝土的 应用 范围得到扩大, 使混凝土的 社会 经济 效益不断增长, 在我国当前条件下 HPC 可采用下列原材料:水泥、集料、活性细掺料、外加剂, 在原材料
3、的现状和 发展 方面应有 明确认识,加以重视。 HPC 复合化将为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取得多方面效益开阔新途径。 本设计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是由于框架结构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平面布置灵活,整体性好,抗震性好,结构自重相对较轻,造价较低等诸多优点, 符合本建筑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 本设计商务中心综合楼是一公共性建筑,在设计时要注意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和建筑结构要求。此次设计可分为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其使用人群及其使用功能要求,根据建筑场地确定拟建平面和出入口。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基地总平面 设计、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空间组合设计、屋面排水设计
4、、楼梯的设计、抗震设计等。 在结构设计部分 因为框架结构由梁、柱通过节点连接而形成的结构体系,所以构件应具备必要的强度、适当的刚度、良好的延性和可靠的连接,并应注意强度,刚度和延性的合理匹配。 结构设计的内容是: 1. 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包括结构选型、柱网布置、 三缝的设置、楼屋盖选型、基础选型。 2. 初步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 (钢筋的型号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 重力荷载计算,包括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 标准值、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梁、柱、墙、门、窗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4.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 5. 计算自振周期。 6.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弹性位移验算。 本设计高
5、度不超过 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7.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本设计采用改进反弯点法( D 值法)进行水平荷载计算,该方法认为,柱的侧移刚度不仅与柱本身线刚度有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有关,柱的反弯点高度不是定值,它随梁柱线刚度比、该柱所在层位置、上下层梁间的线刚 度比、上下层层高以及房屋总高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8.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本设计梁端、柱端弯矩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所谓二次分配法就是先对节点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一次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 1/2),再将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
6、第二次分配。其假定某一点不平衡弯矩只对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有影响,而对其余杆件的影响不计。 9. 内力组合 10. 框架梁、柱的截面设计 框架梁设计中应控制先在梁端出现塑性铰,并使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同时应遵循“强剪弱弯”的原则,要求梁的斜截 面受剪承载力高于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防止梁端在延性的弯曲破坏前出现脆性的剪切破坏。框架柱设计中应遵循“强柱弱梁”的原则,避免或推迟柱端出现塑性铰;还应满足“强剪弱弯 ” 的要求,防止过早发生剪切破坏;为提高框架柱的延性,应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 11. 板(楼板和屋面板)的配筋设计 对于楼板,按弹性理论,根据 l02/l01是否大于 2,分
7、为单向板和双向板,并按各自方法进行计算。 12. 楼梯的设计 13. 基础设计 按独立基础进行计算。 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 PKPM 软件、 Autocad、天正、 硫酸纸等。 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5.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GB50017-2003 6.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7.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8.建筑施工手册 9.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毕业设计进度计划 实习 2 周 第 4 周至第 5 周 设计 12 周 第 6 周 至 第 7 周 每人完成建筑 方案的修改以及完成建筑设计图 第 8 周至第 13 周 完成结构计算的全部内容(包括电算) 第 14 周至第 15 周 完成绘制施工图 第 16 周至第 17 周 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及计算书的整理 第 18 周小组及大组毕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