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 业 设 计 ( 2012 届) 题 目: 三相 BOOST 型双管 PFC 变换电路的设计 学 院: 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年 级: 08 级( 1)班 学生学号: 12008243755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3 月 24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 三相 BOOST 型双管 PFC 变换电路的设计 选题方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学生姓名 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年级、班级 08 级 自动化 1 班 一、选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选题的来源: 科研项目 目的: 谐波污染和低功率因数对电网造成很大的污染,对其它设备带来很大麻烦,通过三相
2、 BOOST 双管型 PFC 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网的污染。 意义: 电力电子的输入端低功率因数和谐波污染对电网的影响已日益突出。 BOOST PFC具有功率因数高和总谐波数量小的优点,其电路相对简单,易控制,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在今后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本内容: 1、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简述 2、研究分析三相 BOOST 双管型 PFC 电路 3、电路仿真 4、电路调试与数据分析 5、全文总结与展望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郑文兵 , 肖湘宁在 1999 年 研究的 单开关三相高功率因数 /低谐波校正器的控制在 PFC 原理的探索上有了一定的进展 , 但存在动态特
3、性差 , 开关应力大 , 开关 损耗大 , 以及仿真条件实际工况差距大等技术问题尚待解决。由于所采用的硬开关换流器本身的缺点 , 限制了 PFC 性能的提高。 杨光,许维胜,余有灵在 2005 年在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建模与仿真中 以 Boost 电路电流连续模式的模拟 PFC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利用 MATLAB/Simulink 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为PFC 电路的数字实现奠定了基础。 师洪涛 , 王金梅 , 赵秀芬 在 2011年 设计了一款 1kW 高功率因数软开关电源 , 使用 MATLAB/Simulink 对电源电路仿真分析 , 并设计实现
4、了电源实验电路。电源采用两级结构 , 前级采用三相双开关 PFC 电路 , 且两个开关管均工作在软开关状态 ; 实验电路具有高功率因数、低开关损耗、设计简单、容易实现等优点。 国外:从 PFC 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采用的是晶闸管。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电力电子设备中开关 电源、相控整流器等非线性负载的大量投入使用,给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提出了新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此项技术的发展。 1984 年IEEE 发表了题为采用 100kHz 升压变换器的正弦波整流器的文章。 1986 年,美国公布“功率因数等于 1”的专利,这是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升压式功率因数电路,这一时期是现代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期间提出的一些基本技术是有源功率因数技术的基础。近年来,电力电子装置输入端功率因数和谐波污染对电网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功率因数校正 (PFC) 技术已成为电力电子研究的一个课题。目前 ,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还处在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