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 生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用表) 课题 浅谈演员 创造角色 时的心理 活动 院(系) 表演系 专业 表演 学科 本科 学生 指导教 师 ( 1、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及进度安排、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具体参考文献等。 2、撰写要求: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数不少于 1500 字。) 1、课题的 来源及意义 : 来源: 通过四年对表演 艺术 的学习与实践总结出来的。 意义:深入了解演员创造角色时的心理活动 ,让演员更好的掌握角色,帮助演员更深刻的进入所演角色的内心,从而更生活,更直观,更真实的创造角色,从整
2、体上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 在创作角色时能够充分把握角色的心理并可以控制自己 的心理活动 , 这样 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直觉地、 有机地抓住角色 的情感,激起正确的体验。 演员创作角色时的心理活动 是通过 演员的神情、肢体、语言等外部行动 体现出来的, 之所以探讨演员在创作角色时的心理活动, ,一方面是因为它是表演艺术中这些“ 艺术中的灵魂,另外一方面, 演员在创作角色时的心理活动 这一课题,在表演的实践领域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 2、 研究课题 国内外发 展状况: 国 内 外 研究现状: 斯坦尼斯拉夫斯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提到的“心理生活动力”及“心理生活动力意向的线”和“内部
3、舞台自我感觉”等一系列关于 描述 演员创作角色时的心理 活动的术语 ,他大量的论述并解析这些术语 。 3、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及进度安排: 目标:通过对课题的研究, 能够 更深层次的挖掘演员的潜力,从而帮助演员更准确的把握角色,对从事表演艺术的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 (1)对演员的应具有的素质进行分析和论述 . (2)对自己创作时的心理感受以及同行创作时的心理感受进行咨询和考察,同时联系 相关 剧本中 典型角色 的心理活动 并加以研究 和分析。 . 方法:课堂笔记以及课堂练习, 与老师切磋交流,四年的 学习实践与感悟,查阅相关书籍。 手段: 课堂的学习,表演实践,理论与实践相
4、结合,资料的查询,咨询老师。 装 订 线 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11 年 12 月 2 号 12 月 9 月: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档案,在网络上进行收索补充内容论文开题。 第二阶段 2012 年 1 月 7 日 2012 年 3 月初:寻找实习单位,理论练习实际,在创造中寻找灵感。 第三阶段 2012 年 3 月初 2012 年 4 月 5 号:撰写论文初稿,并将论文初稿交给苗老师,请求指导。 第四阶段 2012 年 4 月 20 日 2012 年 5 月 4 日:总结老师提出的问题,对论文进行修改,仔细阅读论文,检查论文不足并加以改正,论文定稿。 第五阶段 2012 年 5 月 14 日
5、18 日左右进行论文答辩。 4、 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 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实践 证明理论, 经过研究表明,本课题对表演学术及实践都有一定现实意义,对表演同行具有指导意义。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专业老师的辅导,图书馆大量藏书,网络查询 , 与自己的实 践相结合并进行研究, 查看相关笔记 。 5,、具体参考文献: 【 1】李锦云:表演心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 10 【 2】许向明,富澜,崔君衍:中国电影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 3】(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选题是否合适: 是 否 课题能否实现: 能 不能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选题是否合适: 是 否 课题能否实 现: 能 不能 指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表不够可增加空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