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
资源ID:115164
资源大小:10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会计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1、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外 文 翻 译 THESIS OF BACHELOR ( 2006 2010 年) 题 目 : 浅析 商业 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文题目 : Analysis of Commercial Bank Accounting Risk Contro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学 院 : 共青学院 系 别 : 工商管理系 专 业 : 会计学 班 级 : 会计学本科 1 班 学生姓名 : 胡小勇 学 号 : 8053306007 指导老师 : 曹小秋 起讫日期 : 2009 年 12 月 12 日 2009
2、年 12 月 26 日 我国商业银行 会计 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历史资料表明:导致许多国家 20 世纪以来先后爆发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妥善解决银行风险问题。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也困扰着我国,成为威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从1994 至 1995 年给银行业立法, 1996 年后加强金融审慎性监管, 1998 年为四大银行补充 2700 亿元资本金, 1999 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并剥离五大行的 1.4 万亿元不良资产, 2000 年以后国务院严令各行降低不良资产率,等等。但这些措施均没有触及体制不合理这个根本问题,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控制银行风险增量
3、,提高银行经营绩效。 目前,我国银行潜伏的高风险日益暴露出来。面临 2006 年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本届政府下决心彻底改革国有银行的体制,去年末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向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 450 亿美元,充实其资本金,使之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 8的资本充足率,推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最终上市,从根本上解决国有银行风险的增量问题。因此,研究 中国银行风险的特点、特殊的制度成因,股份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这些被称为治本措施的一系列政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我国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其中银行信用风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信贷质量问题,
4、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暂时被居民的高储蓄率所掩盖),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 ; 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方面;此外我国银行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利率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犯罪风险。我国银行风险具有集中性、隐蔽性和 社会性的特点。 所谓集中性是指由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我国银行风险集中在国有银行;隐蔽性主要指我国银行经营不善一般不会导致其破产倒闭,往往表现为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引发高通货膨胀,由社会民众承担;社会性是指银行风险引发银行危机,有可能造成社会全面动荡,震撼乃至颠覆整个国家的政权。 我国银行潜伏着很高的风险,那么为什么我国未爆发银行危机?我国银行风险又是如何生成和累积的呢?本文第二章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这给政府执行稳定的经济调控政策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五个 支柱支撑着中国的银行体系,即高储蓄率、内部融资的中小型企业的快速成长、强劲的出口、对其他融资渠道的严格控制以及 隐式 国家担保。同时文章指出维持我国未爆发银行危机的五大政策支柱都面临着冲击,因此探究中国银行风险的成因显得非常重要。